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0章 过河(1 / 2)

作品:《大汉再起

有鸟叫声从前方传来。

张亮身披甲胄,一手挽着缳首刀,一手拉着马缰,双腿不松不紧地夹着马背,脚后跟轻轻敲打着马的腹部。

他眯着眼睛,侧耳倾听。

本部人马有着一百五十余人,大部分都有着甲,虽然,并非他身上这样的重铠,多为皮甲,其实,也算是精兵。

说是精兵,却缺乏军队的那种严谨,除了少部分北方来的士卒之外,在湖阳招揽的士卒多是真正的匪盗。

不过,张亮知道,这群匪盗其实也是兼职。

这么说吧,这群匪盗是某个豪族私下养着的部曲,专门为那个豪族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毕竟,豪族和豪族之间也是有着矛盾的,有的甚至是世仇,恨不得把对方彻底铲除身死族灭的那种世仇。

只是,因为实力相当,故而,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这些豪强,他们的力量分为明与暗两种,摆在纸面上让大家都看得到的就是明面上的力量,不为人知的就是暗部力量。

那群匪盗就是暗部力量之一。

表面上,他和那家豪族毫无干系,实际上,匪盗的首领乃是那一家的门客,私下里,听从那家豪族的命令,暗中为其效命,同样,豪族也会消耗资源来支援这些匪盗,不仅有物资器械粮食,也包括情报等等。

这家豪族也就是一直向猛虎岭输运物资的湖阳豪族谭家。

当初,张绣坐镇南阳,湖阳也是张绣的地盘,豪族谭家有子弟在城守府出仕,上官正是在后世被称之为毒士的贾诩。

后来,张绣投降曹操,为了避嫌,贾诩也就离开了张绣的幕府,进入了曹操的幕府。

他的名声虽然不显,官职也不高,其实,他坐上的是郭嘉离开后的职位,也就是负责刺奸,掌握情报工作。

当然,这个时候他还不能像郭嘉那样大权独揽。

要知道,郭嘉是曹操起家之后不久就投入他府中的,那时候曹操麾下的颍川人非常之多,内政方面曹操多依赖于他们,当然,军权一直被曹操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不管是夏侯兄弟,还是曹家兄弟,以及后世鼎鼎有名的五子良将,都唯他马首是瞻。

郭嘉是曹操的军师,深得曹操的信任,掌握着情报机构。

赤壁之战发生后,曹操大败而归,在北返的途中,曾经如此感叹,若是奉孝在此,某必不得如此!

奉孝也就是郭嘉的字,郭嘉郭奉孝。

也就是在今年,郭嘉在曹操向乌桓进军的行军路上染病而亡。

因为贾诩曾经随张绣驻守过南阳,手底下有着一些南阳人,和当地的豪族也就还有着联系,所以,贾诩一开始负责的是荆州方向的情报工作。

胡氏兄弟也就是他派出去的。

对贾诩来说,这不过是一枚闲棋,无非是不想刘备在新野待得太过愉快,总要给这位曹公称之为唯一对手的家伙一点事情做。

谭郎,是贾诩属下,他是湖阳谭家出身。

湖阳谭家和光武帝的外公樊家有着一些姻亲关系,现在,虽然已经没落下去,家中很久没有出两千石的大员,但是,家族的底蕴还在,特别是乱世降临,当黄巾军转战南阳的时候,谭家也有起兵相助官兵剿匪的举动。

因为和谭郎有着联系,谭家也就知道许都的情况,也明白曹操的实力,在他们看来,刘表不过是守户之犬,刘备不过是丧家之狗,江东的孙权还是小儿辈,威望不如其兄孙策,现在治下叛乱丛生,搞得他焦头烂额。

至于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韩遂等等其他军阀……不提也罢!

族中公议,一致决定北望中原,投靠王师,既然有子弟在曹公麾下效力,有着这桥梁,正好派上用场。

这就是胡氏兄弟能够在新野长时间坚持的原因。

这也是张亮率领十多个残兵败卒逃亡了湖阳,不过一月时间,又能够纠集了一百多悍卒再次侵入新野的缘故。

其实,张亮是不想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回到北方。

他和胡氏兄弟不同,并非是从青州黄巾转变而来,他的身份要清白许多,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根正苗红。

他是沛国谯县人,是的,他是曹操的老乡。

不过,他出身贫寒,不过是曹家的一个庄客,在这个时代,所谓庄客部曲什么的和奴隶其实没得多大区别。

张亮的父亲,祖父都在为曹家卖命,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上一辈。

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也就在十几岁的时候进入了军队,嗯,说句题外话,曹操讨董大败返回谯县后,他再次征兵,获得了家里的支持,有数千人成为了他的部曲,那时候,张亮的伯父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第一次征讨徐州陶谦的战役中,他的伯父死在了泗水边。

作为曹家的门客,为主公征战乃是应有之义,曹操对谯县的乡人还是比较不错的,独子不征,家中有着二三子,方才会征募入伍。

所以,张亮颇为看不起胡氏兄弟,不喜欢那种流寇作风。

和临时征召的胡氏兄弟不同,张亮隶属于情报机关,是谭郎的直属部下,曹操的刺奸组织有着另一套官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