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权利下的战争(上)(2 / 5)

作品:《军魂,最后的救赎

所以,蒋介石最早很自信的表示让方先觉坚守2天后,援军就能到了。然后是,10天,20天。方先觉最后经不再去考虑时间了,只是机械性的和日军死战。

外围增援的部队则是开启了“慢游模式”,走走停停,声势浩大却进展缓慢。气的蒋介石给这些部队下了死命令,必须赶到衡阳参战。

于是,在第40天左右,74军,79军等各部队都通过通讯表示自己已经杀到了衡阳外围,这让方先觉和第十军官兵士气大振,以为解围近在咫尺。然而又是多日血战后,这些部队依然在衡阳外围“激战”,丝毫没有杀入衡阳会师的样子。

方先觉这才发现,这些部队进攻的区域战况似乎都不怎么激烈,这时他才想明白——他死守衡阳,比日军更恼火的应该就是外围这些援军了,他们比日军更盼着自己被全歼好撤下去,以避免自己部队和日军对决,保存自己的实力。

果然,在第十军投降后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内,那些对蒋介石声称“近在咫尺”的部队瞬间完成了掉头逃逸的准备,一溜烟跑没了影,追击的日军连他们的影子都没看到。最后军事检讨会的时候,他们则纷纷表示“遗憾”,说方先觉再坚持一天他们就能冲入衡阳了……

1944年8月8号

这座豫湘桂战役中坚持时间最长的城市陷落了,第十军用自己47天的血战杀伤日军近两万人,击毙日军少将一名,外加病亡等其他因素,日军损失巨大,也是抗战开始后罕见的日军死伤超过中国军队的战役。

日军对方先觉也是敬佩有加,遵守了约定,给予第十军伤员医疗救助,并且将其遣散回家,少部分则编入伪军。而方先觉本人则前往南京伪政权任职。

不过,抵达南京的方先觉不久就在军统的帮助下从南京逃脱返回重庆,而那些第十军的老部下们也一个个想办法逃脱,连士兵都开了小差,无一人当汉奸。

只可惜有了这个污点,方先觉从此在未被重用,只被安排闲职,1949年逃往台湾,退役后又受到评击,于1983年病故于台北。

当蒋介石看到衡阳失守的战报时已经气得暴跳如雷,他一面痛骂薛岳无能,一面对那些增援部队的将领予以处分——但是那些将领都是他的嫡系将领,所以这些处分也就变成了象征性的处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衡阳的失守意味着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又进了一步,桂林已经无遮无拦的呈现在日军眼前。更为糟糕的是,这里作为桂系地盘,中央军进驻的大部分都是在湖南撤下来的部队,总兵力甚至比日军还要少。

一系列的惨败让蒋介石脸上无光,更别说他马上还要会见史迪威,讨论史迪威的“新职务”问题。

1944年8月20日

当密支那战役最终以惨胜结束的时候,驻印军总司令,盟军亚洲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挂着他刚刚获得的四星上将军衔(此刻美军并未设立五星上将军衔,拥有四星上将军衔的仅有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阿诺德,麦克阿瑟,尼米兹几人),便迫不及待的飞到了重庆,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来面见蒋介石。

除了要向这位“盟军亚洲战区总司令”汇报密支那的战果以及驻印军的状态外,史迪威还带来了总统特使赫尔利少将,一起来询问关于他“新职务”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