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五比一的较量(2 / 2)

作品:《军魂,最后的救赎

没过多久,有一只垂头丧气的部队来到了先遣团面前,虽然不是溃兵,但显然也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杨继武急忙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都是龙陵守军——龙陵已经丢了,正在有大量部队从龙陵撤出。

龙陵的战斗开始很顺利,在美军空军的火力掩护下,这些整训后的中国官兵们按照计划一处一处的攻克日军据点,很快就拿下了龙陵外围阵地。第十一集团军指挥官宋希濂在知道高黎贡山的战况一切顺利后,就彻底放开手脚一心拿下龙陵。

日军战况不利,残部龟缩在龙陵城内的几处据点内苟延残喘,不过面对11集团军的强大攻势,占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于是认为胜券在握的前线中国军官们便放心大胆的放手让手下们开始四处劫掠。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大部分官兵都忘记了战斗还没结束,已经争先恐后的抢劫起来。

但是日军并没有干坐着,来自芒市等各处的日军立即调集部队前往龙陵发动反击,将城内的中国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没等杨继武发出感慨,几发炮弹就从天而降,落在了他的阵地上,接着,大批日军从松山方向冲了下来。

杨继武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遭受日军炮击的时候就意识到在这片无遮无拦的公路上,自己这个团怎么也不是日军的对手,于是立即命令部队下了公路,在公路一旁的山林里布防,凭借山林的天然地理优势挡住了日军的攻势。

按照日军“断计划”的任务,这批从松山打过来的日军应该是完全切断远征军的退路。只可惜按照预想,中国军队此刻应该在城里苦苦支撑,没这么快溃败,更没想到配备整齐的先遣团正好在他们预定进攻的位置。结果是时间上算错导致本该切断后路的部队和溃兵以及接应部队直接汇合了一起,挡住了日军的偷袭——这下再白痴的人也知道日军的目的了。

而且这股日军数量太少了,而且缺乏重装备。先遣团迅速收拢各路溃兵,和日军隔着公路开始激战,始终没有让日军占领公路。

虽然日军未能占领公路,但是这里成了双方火力的交汇点,公路交通算是切断了。然而,日军想要的切断远征军后路的计划却未能实现——在这片山林地区除了公路,到处都是山路。虽然无法行驶汽车,但是人走是没问题的。

当年戴安澜的200师就是用这种手段撤回国的,只是现在,远征军这边有大量工兵和增援部队接应。

于是,在龙陵功败垂成的第十一集团军71军残部在先遣团等后续部队的接应下从公路旁边的山林成功撤出龙陵,回到后方修整。

而接应了71军撤离后,先遣团则徐徐撤回了出发地。

不过,虽然成功撤离,但是龙陵还是丢了,被日军夺回,为此,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宋希濂被撤职处分,职务由黄杰接任。而71军军长钟彬大骂手下新28师师长王治熙,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松山还没拿下,严重影响了71军对龙陵的战斗。

实际上,日军在龙陵投入的兵力很多,并且将刚刚补充来的第二师团投入战斗,整个战役期间先后投入兵力近13000人,就算没有松山守军的偷袭,71军也很难拿下龙陵。

不过,先遣团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们在战斗中俘获了一名松山下来的日军军官,经过军统审问,才得知松山守军3000人,已经有近2000人补充到了龙陵作战,山上剩下的守卫仅有1200余人,一个加强大队的规模。

当这个消息传到第八军军部的时候,副军长李弥认定——进攻腾冲的时机已经到了。

目前,高黎贡山的战事已经结束,远征军Y部队形成大军压境之势,攻击方向分别指向腾冲,龙陵,其中第八军作为总预备队。

打通腾冲,等于就打通了和密支那的铁路交通线,所有通过中印公路的物资便可以在密支那装车直接运往国内,算是最关键的一环。而进攻腾冲的第20集团军53军和54军在高黎贡山战斗中都死伤惨重,攻击力量不足,因此李弥主动请缨,请求自己的荣一师加入到增援53军和54军的战斗中。

现在的李弥虽然只是第八军的副军长和荣一师师长,但是已经兵强马壮。之前由于高黎贡山的战斗,第八军派出一个旅的兵力协助第20集团军在高黎贡山的战斗。现在,战斗结束,这个旅刚一归建就被李弥直接拆了,把那些经验丰富的官兵们补充进自己的荣一师以加强自己的战斗力。

接着,他就向军长何绍周拿出了自己的进攻计划。

“……眼下,鬼子的兵力集中在龙陵,松山之敌也已经前往龙陵,71军新28师还在松山地区牵制鬼子。密支那的鬼子遭到驻印军的攻击,无暇增援。腾冲的鬼子现在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我们应该趁机拿下腾冲,打通和驻印军之间的联系。”

不出所料——这是军长何绍周和参谋长梁筱斋两人心里不约而同想到的,李弥又要争功了。

“鬼子在腾冲不过一个联队的兵力,我荣一师经过美军训练,再加上特遣旅的补充,现在总兵力已经超过12000人,又有美军空军的支援。现在53军和54军都损失很大,疲惫不堪,我相信,到时候以我的一师之力,对区区一联队孤立无援之倭寇,足以将其击败,收复腾冲,为我第八军添彩!”

李弥继续自信的说道——经过他在第八军这么长时间的“运作”,整个第八军精华主力都在他的麾下,剩下的82师和103师不过是两只老弱病残和新抓的壮丁补充的部队,不堪一战。

目前,远征军反攻的战斗已经打了一个多月,处处受制,高黎贡山是惨胜,为此还让53,54军死伤惨重,而龙陵的得而复失让宋希濂被撤了职。这时候如果能一举占领腾冲,肯定是大出风头的事情,李弥必然会获得最大的功劳。

“长官三思,此刻还不是进攻腾冲的最佳时机!”

没等何绍周和参谋长梁筱斋两人回答,一旁的作战参谋萧云山已经抢先说道。

李弥顿时一脸的不高兴的看着萧云山,声音带着一丝威胁的问道:“萧参谋有何高见?”

“长官!”

萧云山立即站在地图前,指着松山的位置说道:

“松山位于龙陵和腾冲之间,虽然表面对于我军的进攻没有威胁,但是却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公路。腾冲和龙陵一带的公路都是盘山公路,很狭窄,就是说,日军在松山的基地,只要一门迫击炮就可以轻易截断我们的补给车队。而且从龙陵的战斗也可以看出,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公路和公路后的丛林迅速穿插到我军后方,截断我军后路或者切断补给线,然后在我军后援赶到前返回松山阵地……”

“我知道,所以我并不打算利用公路来输送补给!”

李弥冷眼看了萧云山一眼,然后指着地图上公路旁边的山林地区说道:“就像你们在高黎贡山一样,我们可以让老百姓协助运送物资,从这些山林的小路上,为前线提供补给!”

“副军长,这对于当地民力来说负担太大,而且那些山林也在日军的眼皮底下,不比高黎贡山的大后方。就算我们能够调集足够的人力,腾冲城日军经营多年,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拿下,若是时间拖长,很可能补给跟不上!眼下松山守军不过一个大队,1000余人,若是我们以第八军主力外加十一集团军协助先攻下松山,切断日军腾冲和龙陵之间的联系,这才是最大的保障!”萧云山苦口婆心的说道。

“行了,一个小小的腾冲能挡得住我的荣一师?”李弥一脸自大的说道:“卫司令长官已经同意了我的方案,等我拿下腾冲,到时候驻印军早已经拿下密支那,打通了密支那铁路,我们就直接从驻印军那里接受物资补给。”

说完,李弥有些不屑的看了萧云山一眼,转身走出了军部——他的方案早就得到了同样有些急于求成的卫立煌的允许,根本不用理会何绍周等人,现在的通报不过是个例行说明而已。

1944年6月20日

第八军荣一师和20集团军的54军和53军大举开始向腾冲进攻,中途似乎并没有受到松山日军的阻拦,而几只部队的进攻也相当顺利,似乎日军并没有在外围拼死阻拦。正当李弥满怀信心的打算抢先拿下腾冲的时候,一封直接来自卫立煌的命令却让他暴跳如雷。

命令很简单——李弥的荣一师暂停进攻,抽调两个团撤回松山,暂归71军指挥参加对松山的战斗。

看着就在眼前的腾冲,李弥很不甘心,不过他也必须服从命令。

只是53军和54军也并没有讨到好,当他们杀入城中的时候,才发现腾冲和密支那一样变成了一座巷战的地狱,两军死伤惨重,又因为后勤补给支撑不上,导致进攻连续受挫。

卫立煌也有自己的理由,当龙陵被日军反击后,他也一度认为松山兵力不足,命令71军的新28师加紧进攻松山,结果几天之内,新28师伤亡高达1600人,却进展缓慢。巨大的损失让卫立煌不由得对松山警惕了起来。他又调上来第六军39师和荣一师一部兵力助战,虽然又把战线往前推进了一些,但是也伤亡1700余人,每一步进攻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到了6月28日,竟然还有日军飞机不顾美军的空中封锁,强行向松山守军空投了物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卫立煌看着地图上松山的位置,又结合第十一集团军龙陵战败的事实,突然想明白了什么。

“鬼子想利用松山来威胁我军的后路!那我就打下松山,看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1944年6月30日第八军军部

何绍周意气风发的坐上了自己的吉普车,准备向松山方向开进——他已经接替71军军长钟彬,成为进攻松山的总指挥官,成为这场关键战斗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名字也必将记录在军史中。

“军座,松山必是一场血战,您要做好准备!我建议,最好还是等李师长的荣一师归建到位后再试探性进攻!”

一旁的萧云山提醒道。

何绍周冷笑一声,不为所动:“鬼子区区一个加强大队而已,而且已经和我军激战半月有余,疲惫不堪,我手上除了第八军的两个师又两个团,还有71军一部支援。一个大队的鬼子,还不够打的!李弥的荣一师,就原地休息去吧!等我拿下松山,没准会分点功劳给他”

说完,吉普车已经发动,带着满脸笑容的何绍周扬长而去。留下萧云山在这里,心中已经有了一些不祥的预感……

滇西反攻中最惨烈的松山战役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