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功败垂成(2 / 3)

作品:《军魂,最后的救赎

“立即前往北部22号地区驻防,构筑防线,防止腾冲的日军反击!”

“什么?”

萧天河不解的看了看身后的密支那城——距离他们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然而却让他们舍近求远的去北边驻防。

“确认吗?”

格力斯对着电台又是一阵英语,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

“没错!亨利上校的命令!”

“行了,支队长!这美国佬肯定是打算让他们自己的部队抢占进城的头功,咱们还是陪衬的!”

杨成峰也是一脸无奈的说道。

“也是,大功告成了,该抢功了!”

萧天河看着近在眼前的密支那,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率领9支队的官兵们向北方走去。

而第一批抵达的88团官兵们也在完成了清扫外围的工作后,向南八莫一带布防,远离了密支那的城市。

与此同时密支那

这里是日军在缅北的核心区域和最大的后勤基地,当数以千计的中美军士兵突然出现在这里攻占了机场时,不只是守军,整个日军南方军大本营都被震动了。

驻守孟拱的18师团再次被切断了补给线和大后方的补给基地。背面的重镇腾冲也被切断了和后方的联系,日军在缅北的其他重镇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大本营给驻守这里的所有守军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住密支那。

由于腾冲的56师团已经发现了渡江的中国军队,因此大本营只得调动担任地方警备任务的53师团和24旅团,迅速增援密支那。而在孟拱和驻印军拼命的18师团也不顾前线吃紧,毫不犹豫的派出大量增援向密支那出发。一时间,正在进行的英帕尔之战仿佛已经没有人关注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放在了密支那这座缅北的重镇上。

守卫密支那的水上源藏少将也急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之前放出去分散布防的部队只能被对方各个击破,于是在机场失守的同时,就急匆匆的把所有外放的部队全部收缩回来,进城防御。

由于之前远征军的穿插部队提前和日军遭遇,引起了日军的警觉,此刻的密支那附近兵力已经由先前的1200人增加到近3000人左右。而且,还有数千名日军正在增援的路上——日军在这一带投入的总兵力已经接近6000人。

不仅如此,密支那城是原18师团的师团部所在,因此一开始就修建了大量的工事暗堡,几乎将半座城市要塞化了。18师团主要人员本来就是日本九州矿工出身,极其擅长挖洞和修工事,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是他们的火力点和暗堡,不少暗堡和地道连接,官兵们在地道里机动和输送物资。更为精巧的是,他们还吸取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火焰喷射器攻击地堡的特点,在地堡里修建了带拐弯的通道和防火隔板。

整个密支那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虽然外围战有一些据点因为美军出现的过于突然而没有撤回来,但是主要兵力还是进入了密支那布防。

水上源藏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

而盟军这边却毫无察觉,外围战的胜利让他们有些忘乎所以,似乎已经提前开始庆祝了。在史迪威的大力宣传下,盟军英雄奇袭密支那的消息顿时传遍了所有盟国的大街小巷。

这让英帕尔地区英军第一次有限的反击相形见绌,更让正在全面溃败的河南战场顿时相形失色。

英国首相丘吉尔吃惊之余,亲自给英军统帅蒙巴顿发报,责问:“他们是怎么漂亮的在密支那从天而降的?你如何解释?”

早就向丘吉尔报告过史迪威计划不可能实现的蒙巴顿也是尴尬万分,对他自己发动的第一场成功的反击无人问津感到十分遗憾。不过作为盟军东南亚战区的名义司令,他还是必须装出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向史迪威将军发来了贺电,庆祝这次大胆的穿插行动取得成功。

不仅仅是颜面上的损失,对于英国人来说,把缅北丢给中国人和丢给日本人差不多。万一将来要是中国人赖在缅北不走,那么凭借数百年宗主国地位以及大量华侨的影响力,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必将受到冲击。不过,有美国人在那里镇着,现在极度依赖美国的大英帝国也无话可说。

而国内的蒋介石看着河南一败涂地的战局和密支那同样的中国军人创造的震惊世界的行动,也是恼火万分,把自己手下那些无能的将领们痛骂一顿,让他们无论如何在河南要扭转战局,好为自己在史迪威面前争一口气——不过,他也知道那是痴心妄想。

于是,蒋介石将希望寄托在滇西反攻身上,不在考虑将其调回的问题。而是通知卫立煌,一定要在怒江一带打一个漂亮仗,挽回点中国军队的面子,让他不至于在史迪威面前抬不起头。

重庆的大街小巷也充满着报童们的声音:

“密支那大捷”

这个胜利的消息暂时驱散了河南一败涂地的战场颓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