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没有更早以前来的知青,不过严全奎争取到回城名额之后都会优先考虑老知青,如果那名老知青已经在本村结婚生子了,那严全奎还会找对方谈话。

大意就是如果愿意回城,那一定要把娃娃婆娘/男人安顿好,不能做出抛妻/夫弃子的恶劣行为,他们西然村可就是他们的娘家人婆家人,要是你干了这种事,就不要怪我们一层层的往上面投诉你了。

这年头政治思想这一块儿抓得很严,要是真被一个生产小队的人告上去,就算你当了省领导都要被拉下马,所以这个法子是很有效的。

久而久之,严全奎这个优先考虑老知青的规矩就算是定下来了,知青们虽然羡慕前辈们能够回城,却也并不搞事。

因为这样明确的规矩,反而让他们能够看见自己的未来,不会觉得迷茫,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撑下去,早晚会轮到自己回城。

跟其他生产队一下来名额就铁定会鸡飞狗跳闹腾一阵子相比,严琅他们这十一小队就显得格外清明了,也难怪公社上面都更想要升严全奎上去。

同时也因为严全奎的那个谈话方式,让知青们不会轻易的为了逃避农活就结婚生子,若是真结婚了,肯定也是心甘情愿有感情的那种。

而反过来,本村的社员也因此并不像其他小队那样排斥自家年轻娃娃跟知青们谈朋友,毕竟要是结婚生娃了,就算他们回城了也必须带上一家子,不存在怕知青回城了就抛弃他们的顾虑。

如此一来,社员们对于知青的接纳程度也更深了,关系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剑拔弩张。

交代好村里的事,严全奎回去后又跟严胡兰说了说下午社员们的任务目标,然后就去牛棚那边拉了老黄牛挂上架子车,跟严琅一起去镇上公社那里接人去了。

队里一共有两头牛,一头黑背大水牛,那个大块儿头主要是用来挂铁爬犁翻田耕地的,一个就是个头儿稍微小一点的黄牛,用来挂架子车。

平时去镇上能用,社员们要是用的话就要用两大背篓草换,算是给黄牛辛苦劳动的补偿。

农忙的时候黄牛就要用来拉山上的玉米麦子之类的,初冬山上要给树林修剪枝桠的时候也要用架子车把枝桠拉回村里的晒场上晒干,然后尽量平均的分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