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2 / 2)

作品:《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某电子宠物去医院挂了个号,只是询问了几句病情的“话疗”,没有任何仪器检查,账单5670刀。

某州遭遇大雪,空调使用量激增,“自由市场经济”的能源公司无法供应选择断电,能源公司却为了维持垄断不得向其他州求援,自由的人民冻死多人,只能拆了桌子板凳烧火取暖。

叫一次救护车数千刀……

随便一种救命特效药均为天价……

政商旋转门、政治献金、游说全部合法,大开行贿受贿之门,甚至受法律保护……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处不在的垄断,连普通百姓最基本的看病权力都已剥夺,虽然后世的天朝人们被读者和意林欺骗了很多年,但人们终归还是看明白了灯塔国晚清剧本。

而大汉关于桑弘羊“与民争利”的争论与非议。

其实本质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和“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思想的争论与斗争,是商人利益群体与大汉朝廷的斗争。

无论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还是站在百姓的角度。

刘据都坚持认为,盐和铁这种关乎民生和战备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握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手中,否则他们一旦形成大范围的垄断,一定会给朝廷和百姓一个大大的惊喜。

至于酒……那也同样是“与商争利”。

毕竟这年头,绝大部分百姓都活在温饱线上,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酒是什么味道,酿造和饮用的人基本都是那些商贾和地主、世家、官员和王公贵族,而争取的利益,也是这些人的利益,如何能算“与民争利”?

“我支持你,不过不能像盐铁官营一样,在推行时一定要制定出‘标准化’制度,设立严格的监督程序,避免有人从中钻了空子。”

刘据点了点头,特意提醒了一句。

因为据史书记载,桑弘羊推行“均输平准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类似盐铁官营的弊端,导致各地出现了刁难百姓、官商勾结、囤积居奇的恶劣情形。

如果仅论结果的话,桑弘羊背负的骂名倒也不屈。

“这是自然,下官已经在着手制定制度了,一定极力杜绝此事。”

得到刘据的肯定,桑弘羊心中欣喜的同时,表情郑重的承诺。

“还有就是,我记得你并非反对正常的商业活动,你好像说过‘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之类的话吧?”

刘据又问。

这种话在这个“重农抑商”为主导思想的时代,绝对属于异类。

“?”

桑弘羊又是一愣,他是有这样的思想,不过为了避免惹来不必要的争端,还从未公开说过,真不知道刘据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看刘据似乎并无责怪的意思,他还是点头应道:

“正是,下官以为富国非本农一道,商业活动可以令商贾富裕,自然亦可令国家繁荣富强,而且在下官看来,盐铁官营与酒类官营只是最初级的商业手段。”

“那么在你看来,站在国家层面,什么才是更高级的商业手段?”

刘据接着又问。

“对外贸易。”

桑弘羊目光中瞬间闪烁起了矍铄的光芒,

“盐铁官营和酒类官营,这便是对内贸易,国家财富并未出现增减,本质只是将原本属于商贾的利益,夺到了国家手中,实为财富的再次分配。”

“但对外贸易,却可使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商业手段,才是真正为我大汉创造了财富。”

“正如朝廷与商贾的利益之争,朝廷有利,则商贾失利。”

“天下财富亦是如此,我大汉若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对外贸易,便是对天下财富的再次分配,我大汉有利,则他国失利。”

“久而久之,大汉恒强,他国渐弱,这何尝不是一种不见刀兵的战争,何尝不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级手段?”

听了这番话,刘据顿时直起腰杆,对桑弘羊肃然起敬:

“不愧是你啊桑农令,这么超前的想法你怎么不和我父皇说?”

“这……”

桑弘羊迟疑了一下,又无奈的叹道,

“殿下有所不知,这个想法尚有几个关键问题无法解决,因此几乎不可能实现,不提也罢。”

刘据却饶有兴致的凑了上来,眼巴巴的追问:

“来来来,快跟我说说,究竟是什么问题,说不定我有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