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36章 乌纱翼善冠之重(1 / 2)

作品:《红楼襄王

正统十四年,二月十九。

襄王府同心殿,宝钗已经收拾好一切,她要进宫去跟皇后问安。

礼制要求是晨昏定省,可想见皇后的人是实在太多,这一制度自然没法坚持,所以宝钗元春和陈芷都是隔几天进宫。

至于那些郡王妃,以及更低级别的命妇,则是一个月能进宫一两次,当然多数人连一次都见不到。

此刻在她身后椅子上,朱景洪已经穿戴完毕,此时正皱眉思索着。

红色四团龙圆领袍、玉革带、翼善冠,这些代表亲王身份的装束,他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穿,即便是进宫觐见皇帝。

“今天真要去?”

把玩着手中玉器,朱景洪淡定说道:“去嘛……再不去,事情就不好办了!”

“那打算何时去都察院?”宝钗又问道。

“再等一个时辰吧,等到审案进行一半,我再去就差不多了!”

宝钗又说道:“如何应对,你可得想好了!”

“嗯!”

这两天时间,朱景洪都在思索如何应对,眼下已算得上是胸有成竹。

“那我就不等你了……先进宫去拜见母后,回来还约了几位夫人赏花!”

能有资格被她约见的夫人,便是勋贵里面的中上阶层,这些人的家族在军中都是实权派。

当然,宝钗也能约到更高级的命妇,但这样做确实太惹眼了,所以除了节庆一般是不约。

“你先去吧!”朱景洪应了一句。

很快宝钗收拾完毕,便乘了轿子往皇宫去了。

轿子进了东安门,还没走出好一阵儿,便有侍女禀告前面有睿王府的轿子。

今日睿王妃陈芷也进宫见皇后,此刻她也收到了下人禀告,说是襄王府的轿子在后边儿。

两位王妃的轿子,先后在东华门外停下,陈芷没有着急进宫去,而是稍微等了一会儿。

“拜见六嫂!”

宝钗下轿之后,主动迎了过来拜见,而陈芷则是连忙上前搀扶。

陈芷笑着说道:“不必如此,被外人瞧见了……还说我摆嫂子的谱儿呢!”

挽着陈芷的衣袖,宝钗与其同往宫门内走去,边走边说道:“嫂子待人和善,京城里谁人不知?若有人说您的坏话,那当真是该下地狱!”宝钗做出不忿的架势。

只怕就你说我坏话最多……

看着眼前和善的宝钗,陈芷心中腹诽不已。

“待人和善也不免为小人嫉恨,说句托大的话……睿王府家大业大,处事难免有不周全的地方,不管是门生故旧还是家中奴仆,有错外人还不得怪你六哥头上!”

睿王府家大业大,这还真不是托大的话。

毕竟天下除了皇帝两口子,就以东宫、睿王府和襄王府三家最尊贵。

而此刻陈芷的这句话,是为本次斗争失败做准备,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睿王府只能牺牲张儒林。

在此过程中,睿王府唯一要做的就是摆姿态,营造出是在尽力搭救张儒林,但因能力有限所以救不下的结果。

最终达到,睿王府与此事关系不大,并将官员们的愤怒转嫁给朱景洪。

“确实是这么个理儿……王府家大业大,内外都要盯着管着,你我又非圣贤难保不出错啊!”

“不瞒嫂子,自打做了这王妃,我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听宝钗话里这意思,有后悔做王妃的想法,陈芷听了只觉得好笑。

真正后悔的是陈芷,推宝钗去选王妃这件事,是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比自己参选睿王妃还要后悔。

陈芷思索之时,宝钗还在继续说着:“就昨天晚上……记挂府里一些琐事,半夜里醒了就睡不着!”

看着宝钗精神抖擞的样子,陈芷心里更加不痛快了,因为这两天她是真的失眠了。

“那你可得多注意,小事就交给下面人去办,自己身子一定要顾好!”

“嫂子说得极是……谁都不想惹麻烦,奈何麻烦自己找上门来,有时候想躲也躲不了!”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陈芷浅笑答道:“是啊……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什么苦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得相互体谅才是!”

“嫂子所言极是!”

正在打生打死的两家,此时相互之间言谈和睦,都表现出了水准线上的城府。

在她二人联袂往禁宫深处走时,另一头的都察院衙门内,今日的审问也再次开始。

张儒林斗志勃勃,和前两日一样传了涉事将官上堂,一一列举证据而后按律定罪。

定罪完成还得复核,复核无误还得呈奏御前,再之后才是判决的事。

这几天张儒林做的所有事,只是在完成定罪这一件事。

今日审案彻底完成,做完此事他张儒林便可全身而退了,至少后面的事他可以合理回避,而不是像当前这样

他是逼不得已才玩儿命,而不是真的喜欢玩儿命。

终于,在最后一名千户咬死不认罪的情况下,张儒林依照自己搜寻的人证物证,强行给这名将领定了罪。

这次一共审问了二十几人,所有人都没有签字画押,张儒林是在拿自己政治生命乃至生命在办案。

一旦案子发生反转,他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审完完最后一人之后,他便传令让将所有人带上堂,最后宣读所有人的罪状。

近三十名将官,此刻在大堂内站得笔直,全都冷眼看着张儒林和一众陪审官。

这些人都是尸山血海趟出来的,此刻冷眼怒目极具压迫感,让坐在堂上的张儒林很不安。

为免夜长梦多,当然是赶紧结案,趁早把文书交出去为好。

调整好心态,张儒林拍了惊堂木,然后便拿起文书准备宣读。

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外面传来喧闹声,于是众人皆回头望了去。

在场将官们喜形于色,而张儒林则面色凝重起来。

“王爷来了……”

“我就知道,十三爷不会任凭咱们被人陷害……”

“王爷来了,咱们就有救了……”

得知是朱景洪来了,在场各部院的官员们,此刻也都变了颜色,但都不如张儒林那般凝重。

都察院衙门虽大,对朱景洪来说却是寻常,他很顺利的走进了衙门大堂外。

大堂之内,虽然朱景洪一句话都没说,几十名将官已主动让开一条道,并纷纷向他行了大礼。

“参见王爷!”众人声音洪亮。

朱景洪设想得没错,只有在最后关头站出来干涉,才能最大程度收获众人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