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剑来陈平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只笼中雀(2 / 4)

作品:《剑来陈平安

从小巷走到药铺这边,若是有钱买药,风雪天气,道路泥泞,也会脚步轻盈,兜里无钱,同样的路程,哪怕一路春暖花开,也会让人步履蹒跚,疲惫不堪。

为何会如此,心境使然。法不孤生,依境而起。跋山涉水,却不拖泥带水,这就是佛门所谓的除心不除事。何况自家先生还曾专门注解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语。

年少时烧瓷一事,最大学问,无非四个字,得心应手。心之所向,手之所化。

陈平安说道:“不用一个人瞎逛街巷,只为了能在地上找颗铜钱,也不用等着别家开门,我觉得都不辛苦。”

道祖笑问道:“捡着过钱?”

陈平安赧颜道:“还真捡过几颗。”

帮人抢水的夜幕里,有个孩子躺在田垄上,翘着二郎腿,嚼着草根,头顶就是星河璀璨,孩子高高举起一颗白天在地上捡到的铜钱。

道祖抬起手,指了指脑袋,再指了指心口,“一个人的理性,是后天积累的学问汇总,是我们自己开辟出来的条条道路。我们的感性,则是天生的,发乎心,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可惜人为物累,心为形役。故而修行,说一千道一万,终究绕不过一个心字。”

“陈平安,试问世间一切‘术’之宗旨所在?”

陈平安略作思量,答道:“可以证伪,可以纠错。”

道祖又问,“道之所在?”

陈平安答道:“可以让人心神往之,与天地万物合一,远离颠倒梦想。”

道祖点点头,似乎对陈平安的答案还算满意,有几分感慨神色,“百花齐放,千舸争流,最早那些改天换地的人族先贤,在那段很难用言语去描述的峥嵘岁月里,不管是修道登山,还是做学问,都是一个很美好的时代。”

道祖站起身,“随我走一趟泥瓶巷。”陈平安跟着起身,与道祖一起走出后院,药铺前院的苏店和石灵山浑然不觉。

跨出门槛,道祖望向街道笑言:“齐静春当年远游小莲花洞天,摘走那枝荷花之前,跟我说了一番言语,修行之旨趣,在于知道,求道之乐趣,在于未知。好家伙,教我修道呢。”

陈平安会心一笑。

道祖突然打趣道:“你这个当师弟的也不差,早年尚未练拳学剑,就敢让我让道了。”

陈平安笑道:“年少无知,说了句冒犯言语,道祖见谅。”

“就不是心里话?”

落魄山山主以诚待人,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心里话。”

“那就无妨,夜问良知,日晒心言。一个人走路,总不能被自己的影子吓到。”

一同走在街上,道祖随口问道:“最近在钻研什么学问?”

对于道祖而言,好像什么都可以知道,想知道就知道,那么不想知道就不用知道,大概也算一种自由了。

陈平安答道:“看了些道门法牒和符图箓文,来之前,本来打算要去趟钦天监,借几本书。”

礼圣在京城提醒过一事,证道契机所在,就在文字。

“这就开始为游历青冥天下做打算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陈平安担心一个不小心,在青冥天下那边刚露头,就被白玉京二掌教一巴掌拍死。

只是当着道祖的面,总不好说他那嫡传弟子的是非。

“看书可有心得?”

“《丹书真迹》上说过,箓文是由道气演衍而成的文字,所以打算多挑些夔龙纹、饕餮纹和云篆纹去看。”

道祖嗯了一声,“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陈平安疑惑不解,不是看?而是读?符箓图案怎么个读?

道祖转头笑道:“方才在药铺里边,你知道了自己是那个一,当下能够不忧惧,还可以解释为你自身道心稳固,再加上陆沉道法的馈赠,只是为何半点后怕都没有,你就不担心是粹然神性使然。还有你别忘了,如今武学之路,本就是神道旧途。”

陈平安眼神明亮,看着街上远方,一位十四境大修士的心之所想,直接大道显化,街上竟然下起了一场小雨,行走其中,“那就脚踏实地,走去试试看。”

道祖笑了笑。

跟陈清都那个死犟死犟的家伙还挺像,难怪辈分悬殊却投缘。

很剑修啊。

陈平安转头回望一眼药铺。

之后两人一起走向泥瓶巷,道祖将一些白玉京都不会记载的老黄历娓娓道来。

“有人曾经为了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沿着那条光阴长河逆流而上,追本溯源,结果无果。”

“有人孜孜不倦,尝试着寻找天地间完全相同的两朵花。半天。一座天下的光阴长河足足停滞了半天。一身道法,终于支撑不住,就此崩散天地间。此人最终笑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有人仗剑远游,开天辟地,追寻一个答案,人外有人为何人,天外有天是何天。你猜猜看,是怎么个开天辟地?”

陈平安立即想起了师兄崔瀺在剑气长城的那次相逢,一巴掌拍在胳膊上,便答道:“以颠倒芥子须弥之术,往人身小天地走,内求自证?”

道祖却没有给出答案,已经转移话题,“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言语不也是文字,故而有人就此散道,试图打破文字藩篱,设定千年为期,混沌一片,神识之海,杳杳冥冥。”

“有人偏要探究一事,远古神灵之前,又有什么存在,造就了神灵。”

“于是就又有人产生疑惑,那光阴长河,到底是一条来无踪去无迹的直线,还是一个循环不息的圆相,或是由无数个不可切割的点组成?会不会是远古神灵曾经创造了有灵众生,最终又交由人族在将来造就了神灵?”

陈平安默不作声,只是难免好奇,这位道祖,曾经是否成功去过边界处,又看到了什么,所谓的道,到底是何物?

道祖笑道:“你差点就被陆沉代师收徒,成为我的关门弟子。陆沉显然比你所想更远,去了白玉京,笼中雀,关起门来,就更名副其实。”

陈平安愣了愣。

“不过白玉京那边,好像还是我说了更作数。哪怕是当着至圣先师的面,我还是要说一句,你要是当了我的关门弟子,哪里需要如此劳心劳力,只管在白玉京心斋独坐,修行大道,当那四掌教,至少万年无忧……听听,你们这位至圣先师真是半点不让人意外,又蹦出个三字经。”

陈平安对那入耳三字,假装没听见。

不曾想学究天人的至圣先师,还是一位性情中人……

道祖好像在与至圣先师对话,笑道:“老夫子卷袖子给谁看,如果我没有记错,早年那把佩剑,可是都被某位得意学生带去了蛮荒天下。”

陈平安心神微动。

最早的文庙七十二贤,其中有两位,让陈平安最为好奇,因为陪祀圣贤学问高,作为至圣先师的嫡传弟子,并不稀奇,但是一个是出了名的能挣钱,另外一个,则不是一般的能打架。只是这两位在后来的文庙历史上,好像都早早退居幕后了,不知所踪,既没有在浩然天下开创文脉,也未追随礼圣去往天外,只是哪怕十分好奇,陈平安在先生那边,还是没有问及内幕。

道祖笑着与陈平安解释道:“群凶四起,必有压胜。文庙还是有些后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