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抗倭英雄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9章 益庆桥大战倭寇,两官员战死沙场(2 / 3)

作品:《大明抗倭英雄传

“武指挥他已经为国捐躯了。倭寇的人太多,武指挥为了掩护部队撤退,牺牲了。奥,李哨官你准备去哪里?”

“杀倭奴,为武指挥报仇!”

“千万去不得,我们三百人都打不赢,你们这几十个人,要去为武指挥报仇,不是去送死吗?回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杀倭奴,以后机会多着那,走,赶快往回走。”

李府听了这番话,又看到明军部队陆续回来了,知道倭寇势力大,这一次县城难免要遭难了,还是回县城动员市民们乘早逃跑为好。于是李府带领李家兵回到县城,紧急动员市民们组织撤离县城。

倭寇乘势杀入上海县城,在县城大肆烧杀抢掠。一座古老的上海,第一次遭受一千多倭寇的洗劫,上千居民被杀死,县衙的全部建筑被烧毁,所有值钱物品被洗劫一空。

在上海的北部、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外有一座山叫着宝山。为什么叫着“宝山”呢?这是有来历的。古时候,从事航海的人多以山脉、岛屿作为辨别航线、港口的标志。然而,长江口一带是平原,无特殊景物可做表识;江海交会之处,风大浪急,礁滩密布,过往船舶常因迷航而失事。明代初期,随着来上海的商船逐渐增多,为了保障水上安全,吴淞口外亟需醒目的导航标志。永乐九年春天,平江伯、海运总督陈瑄调集数千人,在清浦筑了一座土山,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在山顶立土堡,建烽火台,作为长江口第一座大型航标,并派专人驻守,赐名宝山,立碑纪念,成祖皇帝亲笔撰写碑文,其文曰:

“嘉定濒海之墟,当江流之会。外即沧溟,浩渺无际。凡海舶往来,最为冲要。然无大山高屿,以为之表识,遇昼晴风静,舟徐而入,则安坐无虞。若或暮夜,烟云晦冥,长风巨浪,帆樯迅疾,倏忽千里;舟师弗戒,瞬息差失,触坚胶浅,遄取颠踬,朕恒虑之。今年春,乃命海运将士,相地之宜,筑土山焉,以为往来之望。其址东西各广百丈,南北如之,高三十余丈。上建烽堠,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海洋空阔,遥见千里。于是咸乐其便,不旬日而成。周围树以嘉木,间以花竹,蔚然奇观。先时未筑山之前,居民恒见其地有山影,及是筑成,适在其处,如民之所见者。众曰:是盖有神明以相之,故其兆先见,皆称之曰宝山。因民之言,仍其名而不易,遂刻石以志之。明成祖御制宝山碑记。”

“宝山”的基部以巨木为桩,上垒大量石块和泥土而成,四周树林苍翠、花卉吐艳;顶巅不仅有设计巧妙的用于导航的烽堠,还造了观音殿、龙王庙,春秋时节,拾级而上的游人络绎不绝。

宝山对面有长沙岛和横沙岛,附近的陆地是松江府华亭县地界,西部与嘉定县相邻,北部是江苏太仓县,四周江水汹涌,其势十分险要。附近南跄村得名于南跄盐场,南跄盐场得名于南跄浦,南跄浦口为古吴淞江的入海口。华亭县共有五大盐场,“自西南而东北依次为浦东、袁部、青村、下砂、南跄盐场。嘉靖十六年又在宝山周围修筑了城墙,城墙周围七百余丈,高二丈四尺,外城河宽二丈四尺,深一丈;内城河宽二丈,深八尺。这样以来,宝山就成为一座军事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