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2 / 2)

作品:《呼啦啦飞驰的少年

夏君亭是个细心的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些照片正中间孤零零地放着一张一寸的黑白证件照。看样貌左不过二十岁出头,头发中长,眉目清秀,带着眼镜,一双眼睛很有神。夏君亭的眼睛在这张照片上停留了很久,他辨认了许久,认为这并不是李双强。

夏君亭在几张黑白的毕业照上看到了这个人的身影,坐在学生中间,白衬衣黑裤,仰着头。“主任?能问你个问题吗?”夏君亭端着茶杯问道:“这个是您吗?”张阳涛一听说有李双强的照片,忙过去看。李双强也走了过来,他眨了眨眼睛,笑道:“这个是我老师!”

张阳涛指着他老师身后的一位学生问道:“主任!这个是你吗?”

李双强哈哈大笑。拍了拍张阳涛的肩膀道:“这个就是我。”

夏君亭望着年轻时候的李双强,长的很跋扈,拍毕业照的时候,也是将双手背在后面插着兜,挑眉做鬼脸,甚至脸上都带着创可贴。

“你怎么认出我的?”李双强问道。

“我爸跟我说的,哈哈哈!”李双强和张海洋同是阳溪一中的学生,他的家中也有一张一模一样的毕业照片。

夏君亭指着最后排一人问道:“这个是你爸吧。”

照片中的张海洋和现在的张阳涛差不多年纪,长得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看样子却是土气的很。

李双强转移话题,将他们的视线从照片中挪了出来,他问道:“中午在这儿吃饭吧,我炒两个菜,哎!对了,你俩刚来的时候,花街上的铺子开门了吗?”张阳涛正往嘴里扔花生,抛到半空用嘴接住,再用后槽牙接住,乐此不疲。

他说:“他们呀就没关过门!我和夏君亭去买吧!”

夏君亭剥着一瓣瓣的桔子,往嘴里塞说:“行,走吧!”

“你爸爸和李主任之前是同班同学?”

这阳溪镇也真是够小的。

“对啊!我跟你说,他们那个班可牛逼了!”张阳涛之前听他爸说过,他们那个班一小半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还故作神秘地问道:“你知道李双强是什么大学毕业的吗?”

张阳涛说:“主任是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的。”

“那为什么后来没留在那边?”夏君亭问道,十几年前的重本毕业生不比现在,含金量十足。

“不知道,我爸到这儿就不说了,估计得问问呢李主任自己。”张阳涛走路也走得歪七扭八,脚尖还带着石子,踢出老远。

“那个老师呢?”夏君亭问道。

“那个是我爸他们当时的班主任,姓段,也是个大学生,回来教书的时候,和我爸他们差不了多大。我还听我爸说过,他们当时的班级里面岁数都不一样,有的十七八岁正当年龄,有的二十多,还有的都三十岁了,参加高考。那些人里面很多都是之前化工厂的工人,化工厂倒闭之后,夜大被拆,要想上大学,只能通过阳溪一中。他们过来上课的时候,怀里都揣着扳手和螺丝刀。”张阳涛说得眉飞色舞。

“他现在应该不在阳溪一中了吧,按理说能教出那么优秀的班级,能力不差。”夏君亭说。

张阳涛凑到夏君亭耳边小声说:“他死了。”

“死了?”夏君亭实在是惊诧:“为什么?”

“听说是有天晚上帮学生们补课,走夜路,碰上一伙人械斗,被人拿砖头砸了,在医院救了几天没救得回来。”张阳涛说:“当时天太黑了,没人看见,那些人打完人就跑了,扔在地上不管他,后来还是同宿舍的室友见他迟迟没回,沿着花街找,结果送到医院就昏迷了。后来也就没救地过来。”

夏君亭感到唏嘘。

张阳涛指着阳溪一中后山的方向:“他就在后面那个地方,也算是葬在花街了。”

夏君亭叹了口气问张阳涛:“这些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还有之前咱们学校剃寸头的校规!”

小的时候,张阳涛晚上一个人睡觉睡不着,张海洋的肚子里也没什么童话故事,只能给他讲讲花街往事。

张阳涛说:“你知道为什么这条街叫花街吗?”

夏君亭摇头,他之前还以为这些乡镇的名字都是随便起的,现在看来是有故事。

花街并不存在,只是一片用于种粮食的田地,后来被征用,规划用来建造阳溪化工厂。从阳溪化工厂宿舍走到化工厂要绕很远的一段路,化工厂的男男女女来来回回上下班,不出一年就生生踩出了一条捷径。镇政府拨款,修了这么一条长路,后来又将它往旁边拓宽,成了长街,再后来沿街开了店铺,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花街”这个名字是化工厂的工人们喊出来的,只因这片地原一到春天,就有遍地的油菜花盛放。远远地看,好看的不行。

阳溪镇有阳溪化工厂,有阳溪女子监狱,有阳溪夜大......在阳溪镇,好像所有的事物都被烙上了“阳溪”二字,可偏偏这条通往化工厂的长街取名“花街”。

化工厂之前污染严重,阳溪镇一年三百五十六天倒是有两百天是灰蒙蒙的,天也总是不见晴朗,黑色的煤堆,灰黑的烟,臭恶的河流,风一大,吹得阳溪镇的树叶上都沾着一层浮灰。只有在家中,院子中,路旁种上几株颜色明丽的鲜花,沿途走来,竟然觉得就有了希望。那时候大家过得苦,苦中作乐,倒是也还开心。

赵大爷常说,日子是熬过来的,熬煮小米粥见过没,就是放在灶上小火慢熬,咕嘟嘟,热气腾腾地才是生活。

那个能烧着你的柴火,就是你的心上人。

火大就把粥熬干了,火小这粥就夹生,火要是没了,粥也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