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七章李白真迹?(3 / 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有两位学者都对该书法,认真考证了一番。

其中一位专家确定,该书法为李白真迹无疑,并著有《李白考》作考证。

他指出,该作品应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冬,当时李白从幽州游历来到历阳,由历阳县王县丞(即王历阳)设宴款待李白。

李白是爱饮酒之人,但王县丞却不胜酒力,李白作诗劝酒并揶揄了王历阳。

王历阳虽然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但却因为这幅书法流传千古。

但是,前几位学者,都只认为该作品是唐代书法精品,并未断定是李白真迹,但这位专家却断定是李白真迹,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根据以下几点,加以考证的。

第一,用笔。

李白所用之笔为鸡距笔,这种笔与今天我们所用的毛笔,最大的不同就是笔中有硬芯。

该书“肯”、“饮”二字,有明显的鸡距笔硬芯划痕,这是散卓笔(今天所用毛笔)无法写出来的。

这种笔到唐末,渐渐被散卓笔取代,到宋朝已经很少人用,也可以说是制作工艺后来失传了。

第二,纸张。

这位著名的专家,还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书与公元700年左右的文物《说无垢称经》呈现的质地非常相似。

并且霓虹方面利用碳—14手段,对该帖所用纸张进行检测,检测认为该帖所用纸张的生产时间约为公元700年(±30年),与李白活跃年份,和此贴传入霓虹的时代基本吻合。

由于李白处于盛唐时代,不可避免会受到之前时代书法风格的影响。

这位专家认为,李白此书风格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铭》如出一辙,是受初唐书风的影响。

另外,唐人曾评价李白书风是“笔迹遒利,凤峙龙拿”,正与此书风格相符。

此外,收藏马嘟嘟在节目中谈到此贴,表示唐朝以前作伪文物并不多,参考之前学者考证,也认为该作品为李白真迹。

这些特点,都能证实是真品,而且这些特征,谁也不能否认。

“此帖墨迹深沉,陈旧自然,笔力遒劲、洒脱,从墨迹笔法可以认定,为唐代人笔迹无疑,具有当时文人自由型的笔锋特征。”萧祥麒首先表态。

李明生想了想,开口道:“此卷纸质呈黄,纤维较细,然手感发硬,与敦煌写经多种相仿,可证为唐人唐纸书迹,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李白墨迹一起,作为李白研究方面的重要资料,可以确认其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