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 章节正文阅读

男女授受不亲(2 / 3)

作品:《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看不出来您老人家还挺会胡说八道的。”

他一撇嘴,“只要别有猪队友拆台。”

然而他转过去的侧脸上分明带着一丝笑意,估计也对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深表欣赏。

他慢慢观察四周,说:“先别去东京,得找身衣服换了。”

----------

别看古装剧里的古人衣服似乎都是宽袍大袖、垂地长袍,但其实这种打扮在生活中很不方便,只适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人。

《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上百小人物,几乎很少有衣裳拖地的。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男的一般就穿个汗衫、长裤,裤脚扎起来,搬砖都不会弄脏。

而女性虽然都穿长裙,但也很少拖地乱走。劳动妇女们的裙脚一般都只到脚面,而且里面都穿长裤,必要时裙子撩起来也不怕。

希孟把长风衣脱了,让佟彤围上。这样她远远看起来像是穿了件长裙,好歹不算太诡异。

他自己束起头发,穿着羊毛衫牛仔裤,要是被河对岸什么人瞄到了,也还勉强不算太出格。

佟彤生怕被人瞧见,催促他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

边走边心中吐槽,这哪像穿越《清明上河图》啊,分明像是犯罪分子畏罪跑路……

擦的一声轻响。她险些摔了个跤。

抬头一看,倒吸一口气。

眼前的世界……怎么这么不真实?

伸手往前一摸,凉凉的。

仿佛是遇到了什么无形的屏障,远处的山水树石模模糊糊的,可任凭她怎么踏步,就是不靠近。

开始还以为是起了雾,可换了好几个角度,都是一样的难以前行。整个世界在前方一尺处戛然而止。

希孟微微皱眉:“又是不唯物的一幅画。”

他弯腰拾起一块石子,轻轻朝前面抛过去。

无声无息的,石子被那屏障吞了进去,仿佛钻进了一碗透明的粥,不见下落。

也没听见落地的声响。

佟彤猛地醒悟:“这是《清明上河图》的尽头。地图的边缘。”

以前进入文物副本的时候,没有遇到过这个情况。创作层的范围似乎无边无尽——当然,那时因为佟彤落点就在地图中心,又或许是因为她从没偏离剧情太多。

但《清明上河图》不一样。张择端的愿景、全部的剧情,也许就埋藏在错综复杂的画面里,不需要额外的地图延伸。

况且她自拍之后,手机AI大约也没遇到过这么诡异的指令,勉为其难地把他俩P在了《清明上河图》长卷的边缘。

希孟对此也微微惊讶:“转身吧。那条小路后面有间茅草屋。”

----------

提心吊胆溜到了茅草屋。跟后世的淳朴农村一样,屋门半开着,没锁。门口一群鸡。

房屋主人大约正在外面劳作,对进入家里的不速之客丝毫不察。

佟彤翻着人家的衣柜,良心上十分过不去。

“要不要给人家留点银子啊……哎,当初进来的时候就该先做好准备,来个腰缠十万贯什么的……”

“又不是真实世界。沙盒而已。”希孟用她的逻辑反驳,挑挑拣拣,从衣柜最里头找到一身最干净的,在身上比了比,“你玩游戏的时候,翻不翻NPC家的柜子?”

佟彤严肃道:“吃干抹净,一文不留。”

她放下心理负担,从女主人的衣柜里找到一身比较低调的日常褙子和半身裙。

不得不说,张择端张大师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画里的一虫一草都无比逼真。那裙子上的纹理、线头都一应俱全,完全看不出是画笔下的产物。

这家人不太富裕,堂屋左右通透,左边一张床,右边一个灶,一眼望到头。

她捧着衣裳躲到床后面,挡住大半个身子,朝外头好声好气的提醒:“我换衣服了啊。”

希孟琢磨了一会儿,这才走出门,丢给她一个“懒得理你”的眼神。

佟彤觉得该避嫌还是得避嫌。毕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画儿精,在现代社会的时候,他跟她除了皮囊看起来像是一个物种,其余的物理性质相差太多,佟彤没把他当正常人看。

但进入《清明上河图》之后,他神仙下凡,蓦然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七情六欲,她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人相处了。

只能先按照直觉,把他当个结伴的驴友吧。

她脱下一身“蛮夷服色”,抖开“上国衣冠”,一丝不苟地系好裙子。

然后揽镜自照,学着仕女画里的仕女摆了个贤良淑德的表情——像归像,总觉得跟当地土著差点儿意思。

桌子上还有些胭脂香粉,她想起来古代仕女图里的妆容,意识到:要是就这么素面朝天的出去,怕也有点不合时宜。

由于要天天跟文物打交道,文保组的规矩是不论男女,绝对不允许化妆,也不许做指甲,也不许涂香水——总之,尽可能的保持本真,一点渣子不能掉,不能对文物产生一丝一毫的污染。

所以佟彤基本上没碰过化妆品,从早到晚清汤寡水,这也是她经常被认为是在校学生的原因之一。

但在这个需要时时遮掩身份的世界里,还是不能偷懒。

她用指甲挑了点胭脂匀在脸上,又用黛色的笔描了描眉毛。

别的不敢做,生怕自己手残搞砸事。

她走出房门。希孟已是一身古装——青布圆领襕衫,腰间朴素一条扭绳带,头戴一领乌角巾,端庄大方。

明明是极普通的寒门打扮,让他穿出了金辉玉洁、落魄王孙的气质。

她忍不住暗自感叹:他要是出道,那得秒杀如今所有的古装小鲜肉。

不知这副模样走在《清明上河图》的街道上,会不会像现代似的,让众位父老乡亲围观一阵子?

他见她出来,看了一眼,忍不住嘴角上翘,不说话。

佟彤很少见他这种表情,心里顿时有了阴影:“……是不是画成蜡笔小新了?”

他反问:“蜡笔什么?”

“是不是像关公!!”

他终于说:“没有没有。就是有点……不一样。”

佟彤灵机一动,问:“辣眼吗?”

“没有。”

那她就放心了。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某当红小花,佟彤随口一问,他的点评也是“不辣眼”。

从他口里就没听过比这更高的评价。

忽然又听他找补一句:“嗯,还可以。”

佟彤内牛满面,觉得自己这些日子吃的苦终于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