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 章节正文阅读

胖昏鸭(3 / 4)

作品:《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佟彤提议:“沧州郊外有个柴大官人的庄子,专聚天下英豪。不如去借宿一晚?”

赵孟頫像看智障一样看她。

“那是徽宗年间的事了吧。”他嗤笑,“现在哪还有什么柴大官人庄子。”

佟彤一颗心提起来,紧张得汗毛竖起。

没事提啥《水浒传》里的设定。瞧瞧,把年代记错了。

……还好,世界如常,没有穿帮。

她松口气,忽然看到山坡上有个寺庙。

这个时代里,很多寺院还兼具客店功能。很多贫寒士子甚至在寺庙里一住数年。

赵孟頫也同时看到了庙宇的屋檐。他决定:“去那里借宿吧。”

*

赵孟頫精通佛老之学,许多书法散于名山。他的手书《心经》至今还是销量很高的字帖。

僧人们刚下晚课,听说他大驾光临,从住持到扫地僧,纷纷出来列队欢迎。

“赵施主光临敝寺,难得有缘!快请进!”

元朝统治者崇尚佛法,寺庙里还住着几个从西域来的“访问学者”,当时人称呼他们为番僧。

他们也三三两两的出来围观中原文人的优雅英姿。

佟彤忽然想到,赵孟頫画过一幅《红衣罗汉图》,也是这次“赵孟頫书画特展”的明星展品之一,从辽宁省博物馆借调过来的——画中的主角高鼻深目,胡须络腮,肤色黝黑,耳佩金环,显然是西域人。

和眼前的几个西域番僧形貌相近。

说不定赵孟頫就是从他们这里得到的灵感呢。

但此刻的赵孟頫还没有对这些番僧产生兴趣。反而是番僧们盯着他看了好久,目光凝重。

寺院准备的斋饭清淡可口,佟彤跟着蹭了一顿。

住持老和尚见赵孟頫心情好,也来求墨宝。

“相逢即是有缘……”老和尚捋着花白的长须,慈眉善目地开口,“赵施主若能为敝寺书写一段经文,将来裱在大殿之中,供信众研读膜拜,那是大功德一件啊。传闻天下,也是一桩美谈。”

赵孟頫还了个合十礼,却说:“实在抱歉,弟子终日挽缰赶路,手臂酸麻,写不得字了。以后有缘再说吧。”

还挺吝惜笔墨的。

老和尚努力了几句无果,也只好“阿弥陀佛,甚憾”,回去睡觉了。

佟彤觉得赵孟頫偶像包袱太重。给人家写几个字又不掉块肉。

但她只是个小跟班,也不敢乱提意见。

回到分配给自己的宿舍,坐在门口,听着风吹草叶,静静欣赏萤火星光。

忽然,不远处出现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