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 章节正文阅读

摩托车维修(2 / 2)

作品:《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佟彤一转头,看到高脚凳子上整齐地叠着几件汉服。

“赶紧的,我闭眼不看。”她学梁湘那种大姐大口气,“再耽搁水就渗进墙砖缝里了,还得请人来修,我姥姥非得跟我急不可。”

里头依旧没声,只是传来一股子惊讶的气场,显然是惊异于她的厚颜无耻。

佟彤叹口气。这人连虫洞小绿书都知道,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和她有巨大的代沟。现在不是保守的时候啊亲!

“你不是会幻化么?给你自己幻个羽绒服不就得了?快点。”

一门之隔,那边又是为难,又是无奈:“装裱挂轴都留在外面了。”

佟彤反应了两秒钟才明白。原来他的衣裳都是装裱材料幻化出来的。

她没办法,小声哄他:“你把门开开一点点,伸一只胳膊出来就成,我保证不往里看。”

希孟欲言又止,“这……”

佟彤糟心她浴室的墙砖,心里一急,舌头出溜,说出一句她日后追悔莫及的话。

“拜托,这两个月我跟着师兄师姐做修复鉴损,您老人家上上下下我都拿放大镜看熟了,精确到毫米——乖,伸手,有点儿当文物的觉悟。”

里头没声了,大概是无言以对。

慢慢的,门开了一条吝啬的缝,浴帘里悲愤地伸出一条手臂。

佟彤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白皙的肤色,劲瘦修长的线条,手腕处隐约几条青筋。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小臂外侧的一道刺青。那是一束交错的浓黑线条,瑰丽而流畅,似水墨山石,又像写意书法。墨色深入肌理,一直延伸到手肘之上,刻印出一气呵成的丹青。

水墨刺青,放在当下也算是个新潮事物。然而他的这一副刺青,细看之下,犹如长在他肌肤里的常青藤。

佟彤没敢瞎问,心想刺青文身什么的,搁他那个年代或许很普遍。梁山上不还有什么花和尚九纹龙吗,文得满身都是,一看就是混社会的。

他这样的也许还算保守呢,顶多是个混社团的。

佟彤还在发愣,手中的一团浴巾被抓了去,浴室门严严实实地关上,热气怼了她一脸。

*

经过最初一天的鸡飞狗跳,“临时征用民房的特警小哥”已经逐步进入状态,偶尔在院子里见到佟姥姥,也能冷淡而礼貌地露出一个春天般温暖的微笑。

当然他不常出门。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借阅书房里的书。从《国家地理》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到《逆天邪君:称霸异世大陆》(天知道为什么佟爸爸会有这种书)都慢慢地翻了一遍。

佟彤跟他道别的时候,他正拿着本书在读。

“那个……前辈,我今儿去驾校,您好好休息。”

希孟从书页里抬起头,明显的不满。

“佟姑娘去驾校做什么?”

看他那意思,家里住了个国宝还不二十四小时好好照顾,还不务正业?

佟彤理所当然:“学车啊。”

希孟是大牌,到哪儿都有专人陪送。佟彤不一样啊。文保科技部有时要出门跑任务,比如寻个稀有材料、或者去相关部门办各种手续什么的。

才不给报销打车费呢。部里有辆小旧车。驾校费用自理。

佟彤赔笑:“我科三已经挂两次了,爷,放我走吧。”

可能是这句“科三挂两次”给了希孟一点优越感。他大度笑笑,表示随她走。

佟彤给他个充满电的旧手机,是从抽屉里找出来的,连上家里的无线网,装了几个常用app,教会他怎么用。

“这里可以看电视——中央台,北京台,各种地方卫视——国家大事和国际新闻应有尽有;这个可以在线读书,不过你省着点用,我没充太多钱;这个是微博,帮您了解民生百态。”

“童童不过儿童节”是她的微博名,注册的时候随便写的,由于没冲会员,一直没法改名。

这个号她只是偶尔上,随手拍点工作生活日常。一般也就是来自师兄师姐的两三个点赞。

她先飞快地取关了不少沙雕营销号,再递给他。

“要找我,就给‘故宫文保科技部’发私信。”她说,“那个号现在主要是我来打理,师傅不太会玩网络。”

“故宫文保科技部”虽然是官号,但一没加V二没对外宣传,现在只有一百来个粉丝。反正这个号皮下也没几个人,发过的微博屈指可数,主要是一些内部会议和领导视察的信息,浏览量三位数。

“有事儿联系我。”她谆谆告诫,“这手机里没卡,出了家门就不能用了。不过您没事儿也别出去,免得再被人晃闪光灯。”

用微博联系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家里的固定电话早就淘汰了;微信需要绑定手机号,发短信打电话也需要手机卡。而佟彤现在没有多余的手机卡。

“知道了。”

希孟对手机还是很熟悉的。每天几万人流量对着他拿手机拍照。他对各类手机的了解秒杀大部分普通人。

他稍微练习了一下就熟练上手。先随意点开微博,往下滑了几次,疑惑地问:“……这么多转发锦鲤是什么意思?”

佟彤脸一红:“日常迷信,您不用管。删了也成。”

都是她以前年幼无知的黑历史。现在她早不信这个了。

他极淡地笑了一下:“我还以为你只会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佟彤:“……”

这人不是来自“创作层”,而是来自不损人不舒服星球吧!

见他似乎心情好,佟彤犹豫片刻,大胆又问:“昨天你、你的手臂……”

她指指那个刺青的位置。

希孟轻轻斜她一眼,皮椅子高冷地转了半个圈。

“您不是都瞧遍了么,问我做甚。”

佟彤觉出他语气不善,陪着笑脸说:“……也不用称呼我为‘您’吧,这么客气……”

“要不,你丫?”

佟彤:“……”

好像又莫名其妙把他惹生气了。看来刺青的事是个不可说的逆鳞。

*

佟彤休假结束,重新到岗,大家都关心地问她“神经衰弱”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

“小彤小彤,”刘祺还特别热情地介绍,“我女朋友有个亲戚是做心理咨询的……”

佟彤甜甜一笑:“不用了师兄。我这都是缺觉。睡一觉就都好了。”

说起缺觉,年轻人们各有各的苦衷。大家笑着抱怨一通,把这事抛一边去了。

佟彤想起赖在自己家里那位爷,悲愤地想,要是真“睡一觉就好了”,那敢情好!

今天的工作量不大。上午主要是对刚刚结束的特展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展望了一下即将到来的小长假布展需求;下午,院里送来一幅刚刚被人捐赠来的明代绢画,要求尽可能修复到展出水平。

这种级别不高的画,由于保护条件没那么好,往往比名画更难修复。鉴于它受损严重,更要慎之又慎。因此大家只是稍微讨论了一下修复方案,然后就送去扫描归档了。

到了下班时间,众人一秒散。文物组的宗旨是慢工出细活,坚决不加班。

佟彤挂念她那个“合租室友”,第一时间跑出去扫车。

却被老康拦住了。

“小彤啊,”老康端着个青铜酒觚保温杯,满脸堆笑,“这是电视台的人,你们认识一下。”

一个穿着时尚、染着棕发的女孩快步走来,伸出右手,露出职业性的微笑。

“佟小姐你好,我是苹果视频制作组的飞飞。我们微信联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