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八十七章一个问题(2 / 4)

作品:《长歌当宋

“为何?因为我不忍看到蜀中血流成河,不忍看到蜀中百姓被大宋继续盘剥,更重要的是我为了天下人而非河西一隅之地!”

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老人面前,叶安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图谋:“赵宋以一国养一城,天下财富尽汇东京,地方百姓苛捐杂税,已然不堪重负!

你觉得我会在意老赵家?不,我在意的是天下百姓,是你我出门在外随处可见的百姓。

大宋的百姓有很多活不下去了,但凡他们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可能,就不会造反!可你看看现在的大宋。

东西南北,除了我河西之地没有造反的,哪里没有?

而大宋三冗三费以成顽疾,朝廷不想着解决这些问题,反倒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范公新政不过三载便草草收尾,为何?因为官家知晓改革不下去了,再改革下去,权贵,宗室,甚至他自己的利益都要受到波及!

你指望朝堂上那些利益相关之人去割肉?这怎么可能?换做是你,愿意拿出自家大半的财富来接济穷人吗?交钞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朝却用交钞收割百姓手中仅剩不多的财富,朝堂之上重文轻武,国家武备不修,外敌蠢蠢欲动,地方上百姓造反,番民叛乱,侬智高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面的赵拚大汗淋漓,因为他发现叶安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都是他知晓原本却觉得无所谓的事实……

叶安已经瞧出了他的惊恐,低声道:“国朝之弊政根在其制,我当年就对官家说过,变法来顺势而为,天下之势不可能亘古不变,大宋立国时根基不稳,外有辽朝虎视眈眈,内有动荡不得安歇,那时重文轻武,叠床架屋着实有奇效,以一国养一城也能有效遏制叛乱,稳定朝堂和民心,但时日长久,国朝逐渐恢复,百姓富庶了些,国家稳定了些,就不该再抱着祖宗之法不撒手,可官家之改革决心却不坚毅,范公庆历新政失败却在我之意料,赵公乃聪慧明理之人,亦然能见!”

赵拚颤抖的出了一口长气,缓缓道:“国朝三冗三费亦然是由此而生,当初先帝咸平之治时,天下太平,国帑无数,堆积如山,安定时长却是给三冗三费埋下隐患,待官家继位以来,诸多杂事皆出,西夏李德明父子数次犯边,辽朝以岁币为挟,诶……此时再欲新政……”

见他态度缓和,两人以商讨的语气在说话,叶安便苦笑摇头道:“没用的,辽朝不会南下,因为他有自己的问题,两国自澶渊之战后便没有了互相毁灭的可能,双方都以在这种两欲相安的环境中太久了,至于党项的威胁……嗤……算威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