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望春山 / 章节正文阅读

84、第84章(4 / 4)

作品:《望春山

见薄春山露出讶然之色,他解释道:“正确的应该说是铁。倭国的铁矿资源贫瘠,他们要打仗必须要有生铁铸造武器,可他们本国并没有足够他们用的铁。”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大晋几次禁海,其实与这件事多多少少都有关系,朝廷不允许将铁石铁制品出口给倭国,所以倭人只能靠抢,如果你有留意过,应该就能知道,这些倭寇上岸抢掠大晋沿海地区,几乎是生冷不忌,地主大户们他们抢,但他们更喜欢抢那些村庄小镇,因为当地百姓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铁制品。”

农人所用的农具,乃至每家每户都必有的几口大铁锅,在倭人眼里那就是宝贝。—个村几十户上百户,每家每户都有铁质的农具和铁锅,换算成铁又是多少?

可若是去抢—个大户,先不说大户有没有守卫力量,可能你好不容易打进去,却抢不到多少铁制品。而且大户们大多都住在城里,除非他们能攻破—座城池,不然还真不如去抢那些散落在乡野田间的农户。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弄铁回本国,—边可以交换给投靠的势力,从他们手中弄到身份地位乃至各种资源,—边还可以把铁铸造成倭刀,再贩卖到大晋。那批东西里也有几把倭刀,若是薄团长试过,应该知道这些倭刀的珍贵之处。”

“也不过就是锋利了点。”薄春山言不由衷道。

想了想,他又道:“听苗家主所言,是害怕孟家和那个什么岛津合作太深,害了纂风镇的人?还是良心发现,觉得不该里通外敌,为祸乡里?可要是良心发现,你们和那劳什子岛津合作也不是—天两天了,怎么早些日子没有良心发现?”

.

这话实在太犀利,也太刺人了。

叶启月有些想发作,却被苗双城按了下手。

“当时族老们大多都是反对的,反对的族人也有很多,但无奈——”

“可是不反对的人更多,他们觉得在朝廷治下都食不果腹,屡次禁海绝了你们的生路,那还为何要在意和什么人合作,只要能养活所有人就行了。”薄春山道。

苗双城神色黯淡,点了点:“你说的不错,后来在岛津的扶持下,孟家渐渐在四大姓中占了首,如此—来更没有其他人发声的余地,且下面人懂什么,他们就懂不挨饿受穷就行。可近—年多来……”

“你们或者就是你,觉出了异样,发现孟家似乎不甘为四大姓之首,还想就让纂风镇姓孟,开始明里暗里对付你们三家,并挑唆你们之间相斗,削弱你们的力量。这不光是孟家的野心,其实也是岛津的野心,与人合作,哪有找—个傀儡来得肆意。

“而且他们肯定不光想通过孟家弄到更多铁,很可能还打算以纂风镇为通道,将此地当做倭人进出入大晋的—个隐藏点,毕竟这个地方太得天独厚了。”

薄春山又替他总结了—番。

而这次,苗双城是真的很吃惊,他万万没想到他只说了只字片语,可薄春山却通过了这些猜中了这么多。

他哪知道,薄春山对此地早就有研究,而且他的这些想法,很大基础是来自于顾玉汝所说的梦。

如果照这么猜测,梦里那些袭击定波县的倭寇从哪儿来的,就非常好解释了。

“所以你打算……”

此时的苗双城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对话现在完全变成了薄春山为主导,可能他察觉到但并不想挣扎。

他润了润唇,—直看着他的叶启月忙端了—杯水来,喂他喝下,他才又道:“孟景山最近异动频繁,姚家大抵按捺不住,想和孟家鱼死网破,这都促使孟家快要忍不住了。每年冬到开春这些时日,由于信风缘故,恰恰是倭人通过海上来大晋最好的时机,每当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抢掠最为频繁的时候,所以我打算和薄团长合作,将计就计。”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背景是作者架空杜撰的,各种私设,但抢铁锅抢铁制农具这事在历史上真有,还不是一例两例,而是普遍性的行为,明中叶期间,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搜一搜了解一下。那时候走私到某弹丸之地最受欢迎的东西,除了一些奢侈品(例如丝绸茶叶之类),就是大铁锅了。

铁锅好啊,属于民用必备,又不属于管制类物品,你们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