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张公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五章(3 / 3)

作品:《张公案

庆州的一个小县东阾建庙挖土,从地下挖出了一只石匣,县里以为这是件古物,上交州府。

当时的任庆州知府的,就是陈子觞的祖父陈文定。

石匣送到州府时,陈文定的好友,翰林院学士周公遂回乡省亲,路过庆州,正在陈府做客,他精通古玩,鉴别此匣后,断定可能是唐物。

陈文定请了工匠打开石匣,匣中没有金银珠宝,黄缎衬里中,只躺着一卷帛书。书上写的,赫然是《兰亭集序》,但看字体和落款,又非褚、虞、冯、欧阳摹本。

周公遂反复推敲验看,推测这卷帛书极有可能是已失传的诸葛贞摹本。

修庙的那处所在,原本是唐时的一处学宫,大概是唐末战乱时,学宫的人为了躲避兵祸,把摹本封在石匣内,藏在地下。

历时许多年后,才重见天日。

陈文定和周公遂立刻上书禀报朝廷。

先帝得知后大喜,命令周公遂即刻带着帛书回京城。

周公遂离开庆州,乘船返回京城,就在当天晚上,在江上遇到了水匪,全家老少与船上仆役船工近三十余人,几乎全部葬身江内。

船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这件案子震动朝野,刑部奉旨彻查,一个多月之后破了案,作案的凶犯是江边一带的流寇,匪首名叫牛霸,据他供认,他见周公遂是个“钦差官老爷”,船上箱笼众多,就起了歹意,杀了人,取了金银珠宝之后,就放火烧了船。

查抄他匪窝,果然只见金银等物,没有诸葛贞《兰亭集序》摹本的踪影。

可能这本摹本已葬身火海,从此失传。

牛霸及一干匪寇全部被处以极刑,陈文定也引咎辞官。

窦方是周公遂的门生,张屏得到永宣帝的许可,翻阅了以往的档案,发现窦大人当时曾上书朝廷,力陈此案仍有疑点,怀疑牛霸是受人指使,并非单纯为了劫财,但当时他刚中科举不久,还只是一名小吏,人微言轻,又没有证据,此案还是在牛霸等人被斩之后,就结案了。

吕仲和面如死灰,已停止了挣扎,他的头发在方才挣扎时散开,露出了半秃的头顶。

头皮上疤痕斑驳,依稀是烧伤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