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章 船(1 / 3)

作品:《大汉再起

船匠首先是木匠。

原因很简单,这时代没有钢铁战船,只有依靠风帆樯橹的木船,无非是大与小的区别,而水上作战的诀窍,无非是以大欺小。

在汉末,水军的主要战舰是艨艟,再配以体型颇小的走舸。

艨艟是在船头蒙着精铁所铸的撞角的战舰,作战的时候,以接舷战为主,先是借着水流冲撞对方用船头撞角冲撞对方战舰,让敌方战舰失去平衡,然后,才有骁勇善战的士卒冲上敌方战舰作战,斩杀敌方的士卒。

在冲撞之前,也就是远程的弓箭射击。

三国演义上,这才有着草船借箭的故事,便是接着浓雾靠近敌方水营,因为视线模糊,不知敌军底细,守军不好驾船出兵作战,也就只能射箭阻止敌方船只靠近,这个故事也就变得符合逻辑了。

当时,真实历史上,孔明并没有去借箭,也没有立下军令状。

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外交,舌战群儒的故事有些夸张,不过,他的确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然后进行暗地里的利益交换,说动了孙权和刘备联军,然后西进共抗曹操。

鲁肃那句话说得好,诸臣可降,唯主公不可降。

这是因为孙权的出身其实不好,他的父亲孙坚只是一个武夫,没有什么背景,在起家的时候进行原始积累也就不择手段,杀了不少士人,结下了很多仇敌,到了他哥哥孙策的时候,为了政府江东,更是变本加厉,最后,也就被豪族许家的门客所刺杀。

现在,那些仇敌大多在朝堂为官,有着很深厚的势力。

孙权若是投降北方,下场不见得会好。

不像刘表,如果他表态服从中央,且举家迁移到许都,必定会成为曹操的座上客,成为一面旗帜,只要循规蹈矩,不跳出来反抗曹操,也就会寿终正寝,当然,他如果想和曹操对抗,也就没有必要放弃荆州军队,而是到许都去了。

他的儿子刘琮,在刘表死后,被荆襄豪族裹挟着投降了曹操。

之后,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获得了善终,并未像演义上那样被曹操杀死。

话题又扯远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汉末的水战吧……

艨艟以接舷战为主,走舸也就是小船主要是用来火攻,在上面装满易燃物品,用死士驾舟,冲入敌方船前,用器械将走舸和敌方战舰相连,然后,点燃船上的易燃物品,让走舸熊熊燃烧起来,烧到对方船上。

只是,这个作战方式须得在特定环境下才能施行。

作战的时候,大型战舰相互间纠缠,没得空间游走,如此,方才有着走舸火攻的机会,要是可以随意游走,走舸根本就没办法近身,很容易就在半途被撞毁,又或者是驾船的死士被大船上的弩手射杀。

赤壁之战中,周瑜之所以能用黄盖诈降之计施展火攻。

有着三个前提。

第一,曹操的战舰是停靠在水营中,并不曾出现在江面上。

第二,为了防止来自北方的士卒晕船,曹操用巨大的铁链把自家的战舰全都连了起来,如此,战船也就不受波浪所扰,士卒行走其间,也就如履平地。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关节,那就是在冬天流行西北风的时候突然转变风向,变成了东南风,因为曹操的水军在上游,如果没有东南风的话,哪怕黄盖是诈降,一旦接近露出敌意终究会被曹军警觉,只是,曹军虽然警觉,却因为东南风,火借风势,一旦火头起来,也就是火烧连营之势。

总之,汉末的水战还是以接舷作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