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0章 父子(1 / 3)

作品:《大汉再起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一阵。

太阳尚未下山前,城守府,北向亭。

中国的古代建筑,上溯到春秋战国,延伸到元明清,都有在自己家庭建筑亭子的习惯,富豪之家的亭子又是水榭,大多位居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之上,水中有着几亩荷叶,荷花开放之时,青绿相间,美景无限。

城守府也有着亭子,不过,并非在水池之上,而是在一处庭院,庭院处,栽种着花草树木,有竹子,也有芭蕉,点缀其间。

刘备并非没有力量开掘人工湖,不过,他不会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

在少年时,他喜爱华服美食,喜欢飞鹰走犬,就和那时候的刘封一般,这也是他当时第一次见到刘封突然间便有收养其为子这个念头的原因,在这个少年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想起了失踪在乱军中的儿子,再是英雄,终究有着儿女情长的时候。

人到中年,颠沛流离,现在的刘备除了心中的那团火,对很多东西都已经失去了兴趣,华服也好,美食也好,肉体上的享受,有也可,无也可……

他心中那团火自然是北伐中原,匡扶汉室。

明眼人都知道,现在的曹操权势远胜当初的董卓,权臣这条路,不进则退,很难获得善终,并不以曹操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要想曹氏家族日后不被清算,他终究会走上那一条路。

对此,刘备心知肚明。

他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防止出现那样的情况,避免大汉覆灭,哪怕是赤手空拳,也要站在曹魏这条恶龙面前。

这一点,从他给自家庭院的亭子起的名字就体现了出来。

北向亭。

即便寄居在弹丸之地,他依旧不改北望中原之志。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很多时候屠龙勇士最后都会变成一条恶龙,在曹操年轻的时候,同样是一个想要屠龙的少年。

理想,很多时候终究会被黑暗的现实吞没。

许多年以后,在成都,出现在刘封面前的就是一条恶龙,至少,对刘封而言,这一位曾经和他有着真挚父子之情的皇帝变成了一条恶龙。

知晓以后历史走向的他,对刘备的感官非常的复杂。

一方面,作为一个蜀汉粉,他对昭烈帝极其的佩服,百折不挠这句话是对刘备的最佳形容,非大英雄做不到。

除此之外,刘备的仁义也见于各种演义和传说之中,在正史上,也有着记载,他这一生,从无屠城之举。

曹丞相固然雄才大略,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上不得台面。

屠城杀降也就不说了,为了防止敌对势力获得人口,他强行迁移民众离开故土,迁往陌生的地方屯田。

在这个时代,交通如此的糟糕,对民众而言,每一次长途迁徙都是一次群体免疫,生与死,就像抽签一般。

二分之一的机会。

更别说,曹操的屯田完全就是剥削民众,官府要征收一半的收入,如此,方才能供养他的数十万大军南征北战。

招揽流民屯田,这是善政。

毕竟,屯田虽然辛苦,终究有着一屋栖身,终究有着饭食果腹,比起颠沛流离要好很多,但是,将原本生活得好好的百姓前行迁徙,夺取了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成为失去所有生产资料只能为官府屯田的屯民,这行为是十足的恶政。

不管后世如何为曹操洗白,这一点,他就是不如刘备。

他是强行移民,刘备哪怕是在逃亡的时候,也有着民众跟随。

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同样是走上未知的世界,走上生死难测的迁移之路,两者比较,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