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章 青年诸葛亮(1 / 2)

作品:《大汉再起

之所以向徐庶问到刘封,自然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封有着好奇。

诸葛亮和刘封只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他在来新野的欢迎宴会上,印象中,对方是一个有些腼腆话不多的清秀少年,不过,两人只是礼仪上有过交谈,不但没有更深的接触,就连稍微拉近的关系的谈话都没有。

那时候,刘封这个人并没有排在诸葛亮需要加深了解的名单上。

不过是一个寄养在城守府的养子罢了!

第二次见面,也就是今日。

刘封返回新野述职,当时,诸葛亮正在刘备那里。

自从进入刘备帐下以来,诸葛亮也就慢慢接过了新野城的庶务,协助糜竺管理军队后勤,有他加入,刘备集团的效率起码提高了三分之一,杜绝了浪费,不仅是物资的浪费,还有文武官员的时间。

不过,诸葛亮更重要的工作还是在外交上。

因此,他在新野待的时间不长,经常前往襄阳,他在荆州生活了那么多年,有着人脉,也有关系,比起孙乾,简雍这些没办法改变涿郡乡音的纯粹北人来,更容易被荆襄大族接受,故而,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境遇慢慢地有所改善。

虽然,仍然处在困境之中,却有着脱困的希望。

不像以前,在诸葛亮不曾加入的眼前,整个集团就像是困在了一个泥沼之中,越是用力挣扎也就越是深陷。

若非刘备一口英雄气不灭,仍然能够激烈下属,能够给跟随他的这些文臣武将希望,依然能够让他们保持新年,这个集团早就散了。

就像猪八戒的口头禅一般,散了吧,我要回高老庄!

诸葛亮难得地回到新野之后,刘备不是到他府上做客,就是在他前往城守府述职的时候把他留下来畅谈。

虽然,刘备是天下有名的英雄,又是得到了皇帝刘协承认的汉室宗亲,称之为皇叔,并且,他已经四十有余,征战天下数十年,但是,在面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的时候,刘备并没有一点傲慢,凡是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事情,他都会向诸葛亮请教。

这一点和曹操不一样。

曹操哪怕看重郭嘉,信赖苟攸,却也做不到刘备这样的程度。

这是两人从小的经历和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曹操乃是官宦之后,先祖在史书上有名,祖父又是大宦官,家中极其豪富,他从小受到的待遇和年幼丧父家道中落的刘备完全不一样。

唯才是举!

只有曹操才敢如此说话,破坏大汉传统。

在大汉帝国,做官的前提是要有名声,要有名士高官推荐,这便是举孝廉,看这说法,也就知道个人品德非常的重要。

特别是孝,并不在忠之下。

现在,曹操竟然提出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人品德如何,家世如何,背景如何,有没有名声,只要你有才干,只要你能做实事,我就可以给你官做,曹某人这里,位置一大把,只要你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