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章 夜谈(1 / 3)

作品:《大汉再起

夜色降临,星垂野阔。

新野城被黑暗所笼罩,城墙上挂着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光影稀疏。

城内亦是如此,黑暗无声无息地控制一切,哪怕是城守府,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亮也就在逐渐减少。

宴席已经散去。

以刘备现在的情况,难以像襄阳大族那般夜夜笙歌,酒席直至天明,所以,晚上九点过的样子,天完全黑下来之后,酒席就散了。

刘封在庭院内走着。

这里是他住的小院,院子光秃秃的,并没有竹石花草,地面平坦,由黄泥混合米浆,再用石碾子多次碾压而成,院子一角有着石锁石担等锻炼器具,在檐下,风雨难侵的地方,摆着一个武器架子,刀枪剑戟,一一在目。

他天生神力,酷爱习武。

这院子是按照刘封的品味而改装成这个样子。

来回踱着步子,他时而抬头望天,时而望着地面,陷入沉思。

演义上记载,诸葛亮投入刘备帐下之后,立刻获得了重用,作为谋主,刘备几乎是言听计从,于是,变相地掌控着军政大权。

真实历史,其实不然。

暂时来说,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不过是新进,虽然被刘备重视,称之为如鱼得水,然而,在没有做出具体功绩之前,并不会获得众人认可,要知道,关张等将从刘备起兵讨伐黄巾时就跟随,糜竺这个徐州土豪不仅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还奉献了所有的家产,孙乾简雍又是老友兼老乡。

哪怕刘备知道引入诸葛亮也就代表着荆襄一带的士人对他有着认可,唯其如此,方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困窘局面,他不敢也不能走得太急,暂时来说,现阶段,还是双方试探阶段。

就好比结婚前同居。

也只有在诸葛亮表现出能力的前提下,方才能够获得刘备认可。

那时候,也只会把内政和庶务交给诸葛亮,在军务上,诸葛亮也只能在一旁参谋,不可能独领一军。

现阶段,刘备其实欠缺的是内政人才。

孙乾简雍虽然是老乡老友,深得刘备信任,搞内政却一窍不通,糜竺擅长做生意,对治政也是门外汉,徐庶是寒门出身,对于军事策略有着建树,也不擅长内政建设,刘备欠缺庶务方面的熟练官僚。

所以,刘备集团现阶段的内政和后勤其实很糟糕。

之所以兵力无法上万,精锐士卒仍然是随他南下的一千多北方士卒,无非是因为内政混乱,后勤跟不上。

新野屯田不过是勉强温饱,要想壮大,却受制于荆州。

诸葛亮的投奔,哪怕没有表现出能力,刘备也不会怠慢对方,也会把他当成千里马来对待,以便引荆襄人士投奔而来。

如果,对方不仅有着战略眼光,还真的像管仲乐毅那般是既能治政也能领军的实干家……

那就真的赚到了!

酒席虽然散去,大部分官员已经离开,刘备却仍然留在前院,现在,在议事堂里的都是他的亲信心腹,诸葛亮也在。

刘封虽然被众人称为少将军,却没有具体职责,也就和其他官员一起离开了议事堂,回到了自家的小院。

他没有丝毫的睡意。

他在反复思考,在目前的局面下,自己应该做什么?

前世,刘封做事喜欢做好计划,明天应该做什么,晚上睡觉前便会想清楚,写小说前,也是先查好资料,做足准备,拟好大纲,甚至连细纲也有涉及,在正式开始前,往往就写了十多二十万字。

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刘封,这个习惯依然存在。

现在的他在别人眼中是少将军,阿斗未出生前,是刘备的继承人,就算是看不惯他的关二爷,最多和他不亲近,也从未当面出言不逊过,一直以来,他都被养在刘备府中,随着赵云等亲兵将领习武,跟着简雍孙乾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