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剑来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有人敲鼓(3 / 3)

作品:《剑来

吵架最怕听不懂对方在讲啥。

所幸双方都没动手,只是约了一场架。

她嫌弃俩外乡人境界不高,又是岁除宫的客人,就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

但是至今吴讳还不清楚,那是董画符帮陈平安约的架,跟他董画符无关。

歇龙石上,吴霜降亲临此地。

吴霜降与少年面容的纳兰烧苇闲聊几句修行事,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程荃,陪着宫主散步河边。

作为剑气长城十六位远游剑修的领头人,老元婴程荃,背着一只棉布包裹的剑匣,装着纳兰烧苇的一盏本命灯。

程荃加入了岁除宫的祖师堂山水谱牒,却没有授箓,不曾获得正式道牒。这就意味着,老剑修至今还不是一位道官。

双方脚下这块歇龙石,本该随水迁徙,不会长久扎根某处。但是被吴霜降亲自施展了数重禁制,强行拘押在此。

其实除去歇龙石本身价值之外,吴霜降此举很不划算,属于一笔亏本买卖,要是搁在其它宗门、道观,可能就会开凿出一条环形河道,让一座随波逐流的歇龙石,可以不断增添水运,就是一笔源远流长的收益了。只不过岁除宫底蕴深厚,吴霜降的暴殄天物之举,多了去,不差这一桩。

在历史上,歇龙石总计四座,一座在那场水火之争的战事中,被彻底打碎,一座后来被某位上古仙人炼化为本命物,再就是曾经被渌水坑澹澹夫人视为禁脔的那座海中巨石。最后,便是岁除宫这处道场。

传闻,仅是传闻。

昔年宫主吴霜降的道侣,她修道资质平平,喜好搜集天下奇珍异宝,吴霜降就带着她云游天下,她所有喜欢之物,都会被吴霜降带回岁除宫。

程荃得知那一连串事迹后,试探性问道:“吴宫主,有无山水画卷,可以观看一二?”

吴霜降停下脚步,歇龙石外边的那条河流中,便水雾升腾起来,江水如镜,那幅水纹画卷中,只见一位状若疯癫的女修,狂笑不已,抬起一条如灰烬簌簌而落的腐朽胳膊,她拍了拍脑袋。

失心疯了一般,对那年轻隐官扬言,宰掉她便是,就当是多出一笔战功,但是她竟然请求年轻隐官,一定要做掉元凶,打崩托月山……

随后便有一条金色雷电,将那仙人境女修的身躯打作齑粉。

由于这幅画卷被掐头去尾了,故而看得程荃一脸茫然,这是咋回事。

至于那头仙人境大妖,程荃当然认得对方,女修道号繁露,也曾是在蛮荒天下割据一方的一宗之主。

看样子她是只能靠着一盏续命灯,折损了一部分魂魄,再去借尸还魂了,可这属于最下乘的尸解,毕竟妖族修士,要远远比人族练气士,更重视“真身”。许多术法,大道根本,都与真身体魄,戚戚相关。所以妖族修士跌境之多,要远远多过人族修士。

何况就算能够重头再来,却是再难走前世修行的那条老路了,既然无法熟门熟路走旧道,以后修行岂能顺遂?

所以对蛮荒天下的任何一座宗字头门派来说,祖师堂每供奉一盏续命灯,几乎就是一笔注定赔本的买卖。

即便是那宗主,哪怕能够靠着续命灯,接下来往往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改朝换代了。

程荃虽然想不通其中关节,但是不耽误老剑修满脸笑容。

在托月山被人斩杀,就像道官在那白玉京给人砍死,儒家修士在中土文庙被外人打嘛,

痛快痛快。

咱们隐官大人,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怜香惜玉!

吴霜降微笑道:“确实憋屈,繁露若是堂堂正正,与年轻隐官厮杀,也不至于死得如此窝囊,只是这场托月山一役,太过诡谲,就像托月山大祖的开山弟子,元凶,与陈平安联手,做掉了他们这拨留在托月山做客的蛮荒上五境修士。”

程荃震惊道:“这拨?!不止是繁露这个老妖婆?”

吴霜降点头道:“比较多。”

老剑修哈哈大笑,“不枉我当年与隐官大人吵架不还嘴。”

吴霜降一笑置之。

老剑修感慨万千。

这位隐官大人,确实从不让人失望。

吴霜降突然笑问道:“程荃,你这辈子最恨谁?”

程荃默然。

当然会恨很多,只说那些妖族畜生,数得过来?

但是程荃最恨之人,其实是自己。

恨此生剑术稀拉。恨自己胆小,连那董三更、齐廷济都敢骂,至于老聋儿之流,都不配程荃浪费唾沫,但是这么一号剑修,这辈子,却连喜欢两字都不敢说出口。

有些事,不会等人。

有些人,也不等人。

程荃神色黯然。

吴霜降说道:“红叶剑宗的剑修蕙庭,肯定记得吧?”

程荃眼神瞬间凌厉起来。

程荃与挚友赵个簃,曾经有过一个私底下的约定,下次蕙庭再出现在剑气长城,如果再无法将蕙庭大卸八块,以后双方就当哑巴好了。可惜蕙庭在百年之前,战场上破碎了那把本命飞剑“脂粉”,跌境后就在宗门内养伤,没有参加最后那场大战。

吴霜降说道:“还有一幅画卷,自己看吧。”

原来是为了斩杀红叶剑宗的元婴境剑修蕙庭。

陈平安放走了一位仙人境妖族修士。当然后者经过托月山一役,也算元气大伤了。

蕙庭选择以命换命,为一个从来不曾去过剑气长城的妖族仙人,换取一条生路。

在那战场上,先是剑光直落,将那蕙庭当头劈下,当场一切为二。然后是一道锋芒无匹的剑光横扫而过,将其拦腰斩断。

再以一座悬空雷局,以五雷正法缓缓炼化修士魂魄。

最恐怖之处,在于那座道韵无穷的璀璨雷局当中,出现了两个被强行剥离出来的金色文字,正是蕙庭的妖族真名。

一场足可让旁观者背脊发凉、毛骨悚然的虐杀。

剑气长城多战事,战场之上,惨绝人寰的画面,层出不穷的狠辣手段,茫茫多。

只说米裕,纳兰彩焕,齐狩,这些剑修,在蛮荒妖族眼中,何尝是什么善茬?

而这幅画卷,之所以容易让人倍感不适,因为出手之人,是陈平安。

但是程荃,绝对是例外。

绝对不会感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吴霜降收起秘法,画卷随水消散。

如那人生无常,萍踪聚散不定。

吴霜降去往鹳雀楼。

老剑修与吴宫主道了一声谢,然后独自走在河边,神色轻松,洒然一笑,是隐官大人做得出来的勾当。

昔年墙头之上,并肩作战的战事间隙,竟然骂不过年轻隐官。

老人一转身,好像还来不及收敛笑意,蓦然间就已经老泪纵横。

不小心。

鹳雀楼内。

吴霜降渐次登高,来到顶楼,大门自行开启,他走入一间屋内。

在青冥天下历史上,岁除宫曾经始终是一个勉强可算二流的门派,直到出现了一个吴霜降,他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岁除宫抬升为天下最顶尖的宗门。

除了吴霜降自身道法造诣极高,可以说是视各境瓶颈如无物,可是吴霜降真正让天下修士忌惮的地方,在于他传道授业的本事,独一无二。

故而在岁除宫内,吴霜降更是出了名的说一不二。

屋内,除了守岁人白落,还有掌籍兼文学的道官,高平。

此外犹有三人。一个只是瞧着与高平差不多岁数的道官,弱冠之年的面容,极有英气,他化名桓景,道号“无恙”。

还有一个私底下有个“大话秀才”绰号的老人,化名常幼,见着了那位跨过门槛的岁除宫宫主,也毫无畏缩神色。

最后一位是魂魄不全的鬼仙,姓杨,却早已脱离了师门和家族,在岁除宫闭关多年,这是他第一次离开道场。

吴霜降率先盘腿而坐,微笑道:“都别客气。”

鹳雀楼外,云水悠悠,与君同愁。

鹳雀楼内,兵家豪杰,谁堪共坐。

有些人,好像只存在于书中。

然后某些人,就好像从书中走出来了。

而这本书,名为武庙。

————

浩然天下,桐叶洲,镇妖楼。

楼外山水神灵共同敬香的天地异象,渐渐消散。

其中一炷水香和一炷山香,分别来自书简湖的老先生,担任仿白玉京的阍者,与纯阳道人吕喦。

“既然对那几个师兄留给你的那些功德,有了个决断,但是我还得提醒你一句。”

至圣先师微笑打趣道:“功德散尽,出乎私心,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可别心存侥幸啊。”

陈平安点点头。

二话不说,陈平安祭出那把不属于本命飞剑的“小酆都”,“有劳至圣先师帮忙打开禁制。”

至圣先师也不觉得意外,一个连绣虎都没能捣烂道心的年轻人,脑子灵光,不奇怪。

只是没有急于出手,至圣先师没来由笑问道:“一个修道之人,至今还没个道号,不像话吧?”

陈平安难得有笑容尴尬的时候,总不能在至圣先师这边,说自己取名一事极其擅长、只因为候选道号一箩筐,反而因为实在太多而不知如何取舍吧?

至圣先师又问道:“将来去了青冥天下,化名想好了?”

陈平安愣了愣,摇摇头,“还没想过此事。”

要说化名,还真不少,北俱芦洲的陈好人,桐叶洲的曹沫,五彩天下的窦乂。至于青冥天下那边,有了!

只是至圣先师却微笑道:“自己知道就好,不用跟我说了,免得泄露天机。”

随后至圣先师才伸出手,双指捻住那把飞剑,根本无需让青同打开镇妖楼禁制,只是将那把飞剑轻轻往镇妖楼外一丢,便化做一条纤细流萤,瞬间远去千万里,在夜幕中消逝不见。

蓦然间,如无数星辰渐渐坠落人间荒野,灯火辉煌,在大地之上,依次亮起,渐渐稠密,仿佛有那百千万亿,熠耀往来,不可计数。在那破败城池,在那荒郊野岭,若荧光点点,恍惚如有一灯独行者,有好似结伴并携双灯者,俱是那死无葬身之所、只能在    徘徊不去的孤魂野鬼,有那灯火攒簇密集之地,是那桐叶洲破碎山河,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大大小小的战场遗址,在那连绵不绝的破败城池内,是复国后犹然来不及做那水陆法会,无法被祭奠的亡魂,但是阴灵汇聚不散,执念深重,死后依旧希冀着庇护一方山水的各路英灵,披挂破败甲胄,灯火汇聚,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能燎野。处处灯火倏合倏分,好似路上行人,终要各奔东西,在那众多官府衙门、私家书院,好似响起书声琅琅,如挑灯夜读,有依稀灯火若渡江者,或迎风疾行,或踟蹰不前,回首望去,有那市井乡野,光亮寥寥,若寒窗爇灯荧荧然,有那灯火在道上相遇,驻足不前如逢旧人。有那太平山,扶乩宗,玉芝岗等宗门覆灭之地,好似有灯火,仿佛修士纷纷御风而起,在漆黑夜幕中带起了一阵阵的流萤光彩,一洲各地,皆有灯火等高,好似夫妇,生生死死,皆不愿离别,又有那些高低差距,几乎,是那些大人牵着自家孩子的手,好像父母在低头安慰那些孩子们,不怕不怕,爹娘就在身边呢……

至圣先师转头望向身边的青衫客。

之前一直默然远眺的年轻人,等到他看到最后这一幕景象时,便一下子泪眼朦胧,嘴唇颤抖,使劲皱着脸。

至圣先师安安静静等着身边的年轻人,一点一点收拾情绪。

年轻人转过头,数次深呼吸,再转回头,与至圣先师默然作揖致谢。

老人侧过身,拱手还礼。

看时辰,马上就要新的一年了。

于是等到陈平安直腰起身,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在桐叶洲镇妖楼。

而是重返大岳穗山之巅。

传闻上古时代,穗山曾经设置有一座节气院,其中架有报春鼓,敲响此鼓,便是为浩然天下辞旧迎新,为人间报春来。

但是不知为何,穗山已经太多年不曾有人敲鼓迎春了。

置身于节气院高台上的陈平安,怔怔看着那架巨大的报春鼓,深呼吸一口气。

陈平安开始擂鼓。

敲响报春鼓,天下共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