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皇帝的用意(2 / 2)

作品:《开局成为废材皇子

明末党派之争莫非多少也有耳闻,在朱由校没称帝之前,朝廷之中便是东林党、楚党、浙党之争,后来魏忠贤势力壮大,便是阉党和东林党之争。

因此当刘时敏一说出来,莫非顿时会意,道:“东林党和楚党之争?”

接着在奏折里面挑了挑,道:“难道这几人都是东林党的人?”

刘时敏笑道:“这些小的哪里知道啊,这朝廷上的那些事小的也不敢多问。不过小的以为,熊将军之事,说穿了还是得看皇上的意思,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下面那些人,只要揣摩圣意便可。”

“揣摩圣意?”

莫非心里嘀咕着刘时敏这句话,看诊眼前这一对奏折,以“朱由校”为人,按理说这当皇帝的朱常洛对于自己儿子那是非常了解才对,应该不会给“自己”如此重的任务才对,对于一个不爱读书、不喜欢政务的废柴太子而言,如此多的奏折读完都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更何况还要提出自己意见来。熊廷弼可是朝中重臣,如此是不是有些儿戏?

难道说这朱常洛别有深意?

莫非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脑子这开始思索起来。

首先要确定的一点,就是这朱常洛到底好想换还是不想撤换熊廷弼,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两种可能,第一,他不想,第二,他还在犹豫。

朝廷大臣无论怎么争怎么斗,最后做决定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上。

这弹劾的奏折是一道接着一道,保他的同样也不甘示弱,一个要撤换、一个要保,这朝堂之上就是双方厮杀的战场。可目前为止,作为这场厮杀的裁判朱常洛却一言不发,难道说他不知道这是楚党和东林党的权势之争?或者说,因为身体虚弱,他暂时没精力来过问此事?之所有不决断而交给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问起过袁应泰?

想到这里,莫非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自己觉认为李进忠送折子过来是朱常洛授意,那么他定然会回去禀告,顺带说起自己过问熊廷弼之事,这才把卷宗给送了来,看样子是想借此来考验一下自己。

而历史上正是因为朱常洛驾崩,不理朝政的朱由校登基称帝,这才撤换了熊廷弼,换上了袁应泰,结果便是明军惨败,痛失关外之地,袁应泰也自杀殉城。

之前自己还在犹豫是否要过问此事,现在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选择的权利。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就来过问看看,这朱常洛本是将死之人自己都能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那么这熊廷弼呢?看自己能否把他安安稳稳的留在辽东之地!

莫非心里顿时有种豪气万丈的感觉,一拂衣袖,盘脚而坐,翻开了这些折子。

然而这一看,却发现很大的问题,这些奏折上面是列举了熊廷弼不少的罪状,比如说这姚宗文的折子上说辽东疆土日益减少,军马也不训练,将领未加部署,人心既不亲附,刑罚有时并无作用,只是军民的劳务没有停止的时候等等,却没有证据之类的来支撑这些折子上面的罪状。

不仅仅是姚宗文,其余上面冯三元、魏应嘉等等都是同样的问题。

“又是姚宗文!”

莫非心道,这当御史的手可伸得长,自己的事情他要上折子,熊廷弼的事情他也首当其冲要插一脚。

把所有的折子都看完之后,看向刘时敏,想了想,道:“你去问问王公公,这些折子上面的说列举罪状的证据在哪里?是否没送来。”

莫非可不是学法律的,可也知道证据二字。眼前折子上面的罪状缺乏证据作为支撑,就如当初秦桧陷害岳飞的莫须有一般。

刘时敏很快就派人去询问,没多久也就得到消息,关于弹劾熊廷弼的宗卷已经全部送来,并无遗漏。

“并无遗漏啊?”

莫非看着眼前的这些折子,轻哼一声,心里不由的轻松了几分,自己或许找到了这件事情的突破口,而突破口的关键也就是这些折子的漏洞,那就是证据。

刘时敏还说圣意难测,实际上自己现在也搞不清楚朱常洛心里有什么打算,可自己现在是太子,东宫之首,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犹豫了一下,又道:“去把关于辽东局势的折子之类的给本宫找来。”

辽东已经是整个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关于辽东的折子也不少,可光看折子却也看不出什么来,莫非又让刘时敏找来了地图,然后对照着地图看折子。

对于莫非而言,这可是一个苦差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搞明白的。

倒是朱常洛那边,这折子都交给莫非快三天了,这都还没一点动静,他反而有些安耐不住,找来了王安,有些生气的问道:“太子在干什么?让他看个折子看了好几天还没看完?”

王安道:“太子殿下的折子已经看完,不过现在他在看关于辽东局势的折子,然后还让人准备了地图,除此之外,还让刘时敏召集了孙承宗前往慈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