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氏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十三章长安乱起(2 / 4)

作品:《三国之袁氏天下

后来可能事情太顺利了,王允有点得意了,开始膨胀了。

在知道自己昔日好友侍中蔡邕,感念董卓知遇之恩,伏他尸首而大哭的时候。

王允不是同情,而是当时很愤怒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蔡邕也很诚恳的伏罪,解释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

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人也爱惜邕之才,皆力救之。

特别是太傅马日磾,也秘密对王允劝道“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那知道这会,王允很是膨胀的,一意孤行道“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当下就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

本来感觉董卓死了,朝廷会清明的。那知道死了一个老虎,却来了一头猪的。

后来,董卓余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逃居凉州,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有归顺朝廷的意思,希望王允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的。

那知道,王允对他们嗤之以鼻,不理不睬的。反而让人给他们带话道“卓之跋扈,皆此你们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你们四人。”

这话,这表现,还没到凉州,就引起了长安一片骚动的。

不想王允气量如此狭小的,眦睚必报呀。这让吕布、李肃有点不安,深怕王允别算旧账的,和他有点离心了。

更有甚者,董卓余党李蒙、王方等将领,本来就不怎么想投降朝廷的。见到王允如此,那还忍得住,私下里就去联络李傕、郭汜等董卓心腹的。愿为内应,一起干掉王允,为太师报仇雪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