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 章节正文阅读

271、旗开得胜(3 / 4)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

现在的蜀国百姓应该是幸福的,蜀地至少几十年没打仗了,北方来的汉人,沙陀人等入蜀之后确实把蜀地治理得不错。

但这种幸福史从云必需终结,天下的力量必需整合,否则往后迎接他们的可能就是无法独立对抗北方,迎接惨无人道的屠杀。

当天下午,南面的斥候来报,蜀军前锋已到兴州,兵力有七八千左右,率军将领叫韩保正。

史从云率后军一路顺着嘉陵江畔往南,江边清风徐徐,将士们士气很高,辽国都打败了,打蜀国自然不在话下,众人高声唱着军歌,史从云兴致大发,也跟他们一起唱。

引来将士们大笑,随后唱得更响亮了。

各国立国时候除了宗庙社稷,也会定下礼乐军歌,这是儒家礼乐教化的规矩。

刘备就以“章武”作为国家礼乐,军队军歌。

而史从云定下的军歌是“秦凤.无衣”,这军歌是很少见的,因为秦朝十五年而亡,人们熟悉的那些事,比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等,秦始皇说了,但他没做到,都是汉朝完成的。

所以“汉”就成了深深的民族烙印,也正因如此,曾和汉对立的秦很少有人回去用它的国号,相关的歌谣当然也没人用。

史从云是文化沙漠,他着实想不到还有什么古乐章,比如刘备的“章武”他也只是听说过,所以当时就随便用了这诗经中的名篇。

没想到数年之后,他还真被封为秦王了。

响彻嘉陵江两畔的歌声此时变得应景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王的大军唱秦风,合情合理吧。

史从云觉得真是巧合,蜿蜒的大军顺着嘉陵江一路往南,沿着弯弯曲曲的江畔前行。

而穿过山谷沟壑,绝壁高山,从马岭寨南下一百多里,南面就是嘉陵江畔蜀国的边境城市,兴州。

兴州在嘉陵江东岸,四面环山,但并不险要。

因为中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地域,大约数里,也正因如此才会成为适合聚居的地区。

大军行军两日,二月十七日正午,史从云后军正沿嘉陵江往南行进,前方回报,王全斌部已到兴州城南。

史从云想了想,立即让邵季领中军,自己带着慕容延钊,符昭愿等诸将,领一千骑兵往南,顺着江边林荫蔽日,草木茂盛的大道先一步走。

因为靠近兴州,道路休整得很好,沿途道路上时不时遇到一些散兵,是王全斌留下为后军修缮道路的,见他之后接连激动问好。

史从云点头,问他们王全斌前军动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言,史从云知道个大概,随后加快速度。

十八日,在山里睡了一觉,昏昏沉沉醒来后在江边洗把脸,随后继续前进。

正午时候,前方看到一队一百多人的,把守住要道,穿的是周军的军服,旗子靠在路障旁的大树上,也是周军的。

见他之后立即站直,有个都头跑来向他汇报,他们是奉王全斌的命令把守这里,这里的小道可以上山,再往前五里左右就是兴州城了。

史从云笑道:“某来看看战局,这附近又是什么制高点,能看到兴州城吗。”

都头自告奋勇,带他们从大道旁的小道上山,在崎岖山路上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到了山坡顶部,众人一身甲胄,都爬得大汗淋漓。

到山头风一吹才舒服过来,从这遥看过去,远处的河谷中的兴州果然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