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 章节正文阅读

235、三关之战(二)(2 / 3)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

周军老兵连靠近女墙,顺手把还有些懵懂的新兵拉到女墙下,很快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密布城头,城墙后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箭矢。

有不少抛入城墙后方的泥地中,短短一会儿,后方泥地就像刚插过秧的水田,那些秧苗全是箭矢,又不少没打过战,经验不足的新兵找了道,被射得倒地哀嚎,被身边战友拉到女墙下或者送下城头。

很快,城头周军也开始用手中弓弩向城下辽军发动反击。

顿时城下城上箭矢纷飞,密密麻麻的黑点如嗡嗡乱叫的密集蚊群,充斥在城头与城下中间的区域。

周军居高临下更加占优势,而且周军的弩威力巨大,不过弓弩不像床子弩,面对大量盾牌,收效也逐渐下降。

不过这一段依旧是对辽军杀伤最大,辽军丢下不少尸体,把许多伤病不断往后运送,后方弓手不断往城头放箭,经过两刻中的远程交锋和拉锯,庞大的辽军终于将二三里长的漫长战线上大多数地段都缓缓推到益津关城下。

后续的大量攻城器械也逐渐靠上来。

王审琦躲在女墙后看着下方辽军动向,心里十分紧张,辽军靠的过来的比他想象中快了太多!

城脚有一条周军挖出来的壕沟,还有大量尖锐木桩,壕沟是为阻止敌军架设各种大型攻城器械,削尖的木桩是为阻止敌人靠近城墙。

不过王审琦发现辽军也不是吃素的,辽军这几十年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从辽东到河套,再到北面草原,也是四方征战,经验丰富。

他们早就有羊皮和幕布兜装许多土石由于后面的辅军运送,更在大军后面,一靠近墙角就让开路让后面辅军上前,连着羊皮和麻布纷纷往里壕沟面丢,前方的精锐军队大量弓手都对着城头。

有些周军将士发现这种情况急了,探出去准备用弓弩射杀填平壕沟的辽军,结果瞬间就被射成筛子,周军弓强弩快,可辽军人多,而且几乎人人善射。

王审琦心里十分焦急,原本他挖这些壕沟并非想借这些东西阻挡辽军,那肯定不可能,只是想以此拖延时间,或者消耗辽军体力,让后续守城战更加容易。

没想到辽军早有准备,在后面带了大量辅兵,一开始就没准备让前方的精锐去填壕沟。

待壕沟填得差不多,众多身披好几层甲,身材高大,手持巨斧的壮汉从前军出来,不断砍倒城的尖锐木桩。

城头守军用弓弩骚扰,可许多人浑身插满箭却依旧屹立不动,挥舞大斧快速将城下削尖木桩砍倒,城头将士焦急不已却拿他们没办法。

王审琦在正中城墙段,双方双方还在不断射箭,望着下方披着好几次甲的辽军壮汉,他拿出自己的强弓,换到突出的的右侧城头,深吸口去从侧面张弓搭箭,屏息瞄准,瞬间放箭。

箭矢呼啸而过,隔着五六十步,正中浑身插满箭矢的辽军壮汉眼睛,他参加一声哀嚎倒下,顿时中段城头发巨欢呼,军心振奋。

不过很快,众多箭矢呼啸,都向着王审琦所在位置射来,他连忙趴在墙壁上紧紧贴着墙壁缓缓移动,才挪到安全的位置。

王审琦百步穿杨的一箭,令中段周军士气大振,不少周军将士冒着箭雨开始往下丢滚木和礌石,下方猝不及防的辽军被砸得脑浆迸裂,头破血流,不少披好几层甲上前砍木桩的辽军壮汉当场被砸死。

中段辽军被吓得开始缓缓后开,不过很快再次恢复攻势。

双方你来我往,城上城下的远程交锋一直持续半个时辰,在二三里的战线上抛洒大量箭矢和滚木礌石,喊杀声连绵不绝。

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往后方运送不少伤员,留下不少尸体,终于推进到城下。

云梯在众人合力之下搭上城头,也有不少被周军推倒。

守军有一种专门的叉子用于推倒云梯,只不过必须看准时机,等云梯刚好立直,还没有搭在城头的瞬间,一旦搭到城头上想推就已经来不及,推不动了。

这十分考验士兵的经验,一般都是老兵来的。

不过,辽军人数众多,很快还是有不少云梯搭道城头,后方的攻城楼车也缓缓推过来。

王审琦连忙大吼:“床弩对着塔楼射!”

混乱嘈杂的城头,有些人还是听到了他的声音,好几台床弩开始调转对着推过来的楼车发射,巨大的威力瞬间射穿前方挡板,上面的辽国士兵发出巨大惨叫,血肉横飞。

手臂粗细的弩箭接连命中,很快将上层打得支离破碎,里面的士兵死伤惨重,哭喊着往下跳,庞大的攻城车也缓缓停了下来。

不过长长的战线上还有其它六座攻城车在靠近城墙。

王审琦连对旁边的都头道:“我们这边的楼车毁了,你带两都人去东面增援,那边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