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坚定不移(下)(2 / 2)

作品:《军魂,最后的救赎

虽然实际上,援军此刻确实距离他们不远了——为了执行汤恩伯“豫中会战”的计划,从各地赶来的各路兵马已经临近洛阳。这些部队有足足4个集团军外加若干个军,总兵力接近20万大军,正准备效仿台儿庄会战来个“里应外合,中间开花!”

然而因为汤恩伯率领自己的嫡系只顾逃跑,并没有给这些部队下达任何命令。导致这些部队失去统一的指挥,情况又不明,不敢继续前行。只是看着汤恩伯精锐的嫡系部队逃跑,几个主要指挥官商讨后一致认为——汤恩伯自己都溜了,又没有下达任何命令,咱们这里怎么打?于是也跟随着集体向南逃去。

但是由于他们已经非常接近洛阳,早就被日军发现,于是撤退沿途不断遭到日军的疯狂追击,狼狈不堪,很多部队被打散。其中川军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撤退途中与日军遭遇,力战殉国,也成为除吕公良外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官。

于是河南战场上,大部分的中国军队都开始了溃逃,这是一场十分糟糕的溃逃,因为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在后面穷追猛打的鬼子。

由于黄河决堤,从1942年起,整个河南便各种天灾不断,各地饥荒频发。而汤恩伯担任河南省主席后,为了扩充实力,在河南常年的横征暴敛,被当地人成为“水旱蝗汤”,四大灾害之一。入驻河南不到1年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兵力由10余万扩充到40余万,而这些军队就要多灾多难的河南人民来供养了。在他的统治下,整个河南抓壮丁,打着抗日的名义征粮,苛捐杂税。让本来就天灾不断的河南又遭遇了不亚于黄河水的人祸,饿殍遍野,当时1000多万人口的河南,竟然有300万人被活活饿死。发下来的赈灾款和赈灾粮也被地方官私吞,灾情更加严重,但是每年筹集军粮和各种物资的指标却依然高的吓人,将灾区人民最后一口粮食都要夺走。

而当美国记者愤然报道后,蒋介石派人调查,调查人员在“仔细调查”后上报的饿死人数仅为1600人。然后,各地地方官就继续横征暴敛。

不仅如此,汤恩伯手下的官员们还喜欢打着抗战的旗号,借口修筑工事,反坦克壕等工程,强征老百姓参加。当然,上面发的工程款早被官员克扣了个干净。帮着干活的老百姓别说工钱,连饭都要自备,很多人被累死饿死在工地上——而这些工事,都是胡乱修的,大部分根本没有用。少数有用的,在日军到来后,竟然无人把守——当日军走上这些空无一人的工事时,不禁有些后怕。

现在这些昔日作威作福的军队一路溃逃,丢盔弃甲,早已经被他们逼到家破人亡的当地老百姓顿时愤而攻击。那些掉队的官兵,甚至小股部队,都被当地老百姓缴械后活埋。甚至不少大部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要有人嚷嚷两句日本话,可以整团,整营的溃散,被当地那些活不下去的村民抓获。由于积怨太深,大约有5万多国军被当地老百姓抓获后活埋。

而日本人,虽然补给不足,但是光缴获的那些物资就足以维持他们继续的攻势了。不仅是维持,他们甚至还能够将富裕的大米面粉用来给当地老百姓赈灾,让当地老百姓更加死心塌地的帮助日军来打国民党军——本国人民帮助外国军队来打本国军队,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葩的场景了。

汤恩伯终于确保了自己和自己嫡系部队的逃出生天。在他逃走后,驻守洛阳的杂牌军官兵们终于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和日军展开了激战——他们大部分是幸运的,起码是战死的。

在被全国,全军抛弃后,西北军第15军和川军94师两只部队依靠地形和日军展开激战。当看到这只真正和日军作战的部队后,洛阳老百姓全力支持他们,让他们在洛阳和绝对优势的日军血战了13天,一直坚持到5月25号,弹尽粮绝,大部分官兵阵亡,洛阳才宣告失守,而日军为了占领洛阳,多付出了数千人的死伤。之后,为了报复洛阳的老百姓,不但把洛阳改名福阳,还在洛阳城大肆屠杀报复……

面对河南的惨败局面,蒋介石正式通知史迪威和卫立煌,准备暂停缅北反攻计划,以抽调缅北的精锐部队去河南参战。

对此,史迪威直截了当的回答:“绝对不行”。

接着,他直接向蒋介石反问道——反攻的部队已经渡江展开,这时候停止反击,等着被日军从背后赶下怒江吗?再说河南溃败的时候,近在咫尺的湖南国军薛岳部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增援一兵一卒?就算其担心日军威胁,国军在西北陕西地区有胡宗南的近40万大军,此刻正在日军的侧后翼,这支军队长期在大西北后方,既没有日军威胁,也没有任何损失,装备齐全为什么不用这只部队进行反击,反而要千里迢迢的从云南调兵?

胡宗南这支“反共专用部队”触动了蒋介石的“底线”。

对此,蒋介石勃然大怒,明确表示胡宗南部是他们“抵抗共产党”的最后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动,不然,共产党必然大举南下重庆,将他的“民主政府”一举歼灭。

不过,有了上一次史迪威切断美援物资的前车之鉴和卫立煌的坚决反对,他最终也没有敢下令停止滇西作战。

1944年5月16日凌晨密支那以西一公里左右日军机场一带

萧天河等人此刻并不知道国内战场的一败涂地。他们此刻的心情可以用激动来形容——经过这一路长途跋涉的艰难行军,他们终于绕过了日军的防线,此刻,密支那机场已经就在他们眼前了。

金尼逊上校也是激动异常,他拿起通讯器,向史迪威发出了抵达目的地的暗号。

与此同时,远在孟关的史迪威也终于长长的吁出一口气来——在他看来,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这下该让重庆那个“花生米”(史迪威给老蒋起的外号)看看真正的军人是怎么打仗的了。

“命令所有部队,按照计划发动进攻!”

史迪威说完就站起身来,昂首阔步的向机场走去。

机场上,无数架满载着物资和人员装备的飞机正在那里等候……

清晨时分,密支那机场

机场的跑道上湿漉漉的,只是并没有飞机在这里停靠,机场的仓库也是空空如也。

日军地勤中队指挥官木村中尉哈气连天的从自己的营房走了出来,有些遗憾的看着这里——就在去年,这里还热热闹闹的驻扎满了各种先进的战斗机和王牌飞行员,他们不但截断了美军前往中国的空中通道,还不断在驼峰航线上猎杀美国运输机。每天都能听到那些飞行员们在炫耀自己的战绩。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战斗机数量越来越少,不少飞机一去不回。剩下的也陆续被调走,调到南部的英帕尔地区作战,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不过,就算没有了飞机,机场的维护还是要继续进行的,指不定哪天那些飞机又要回来呢。

于是木村中尉连吼带叫的把自己的部下都叫了起来,开始做机场日常的维护工作。

突然,空中传来了螺旋桨的轰鸣声,日军纷纷抬头,只见蔚蓝的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了无数绿色的飞机,机身机身上涂着白色的五角星标记。有些不仅仅是单独飞行,机尾还拖着另一架滑翔机。

由于距离太远,木村等人并没有看到飞机上的标志,只是呆呆的看着这些飞机的临近。直到第一批轰炸机开始在密支那进行轰炸,整个密支那顿时爆炸声四起,火光冲天。接着,一部分飞机直奔机场而来。

“敌人要轰炸了!”

木村中尉大抽出手枪打叫起来,招呼着士兵们进入附近的高炮炮位准备开始防御。

然而没等他们开始行动,机场四周就枪声大作,无数中美军官兵仿佛凭空出现一般从四面八方端着枪向机场内杀来,犹如汹涌的洪水一般。

警卫部队被第一时间打倒,仅有200人的日军地勤兵瞬间被这股浪涛淹没了,纷纷逃散。然而,整个战斗还是持续了4小时左右,在这个过大的机场上,各部队不得不分散搜索残存日军,并把他们一一歼灭。

战斗持续到下午,密支那机场被完整的拿下,指挥官金尼逊上校终于向司令部发出了那条代表着胜利的电讯:

“威尼斯商人”

接着,空中满载物资的美军飞机毫发无损的在机场降落,连同那些滑翔机一起。

获得了补给的中美联军恢复了战斗力,而与此同时,整个密支那外围的战斗也开始了,第二梯队和第一梯队一部开始同时清扫密支那外围日军的据点。

日军在缅北的补给中心被围,补给通道被切断,整个防御体系顿时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