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江山入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9章(2 / 3)

作品:《江山入画

太子在杭城,先与吴国王子英靖交割,吴王原就许诺,将所占越地作为嫁妆,送给太子,现在太子成为越王,管理越地,自然是顺顺当当的就接收了。王子英靖在杭城带了几日,也就带着吴军撤回吴国。大理王子段克坚也在杭城待了几日,按照大理王的意思,大理军队也全部撤回大理国,所占越地尽还齐国。

太子分派军政,由李国公挑选越国原有朝臣中的贤者,留在自己身边协助处理政务;子龙带大军坐镇福城;张彦坤带大军坐镇上城;霍远带领一部军兵,去各地收容散兵游勇,清剿流寇,或是不肯归顺的越国军队。

楚国得到了消息,说是越王已被齐军俘获,齐王在鲁城亲自接见,并封越王为留荫侯,为他建了气派的侯府,一家人安置的妥当。齐太子出任越王,管理越国全境。于是楚王派出两路使臣,一路去齐国鲁城道贺;一路来杭城向太子道贺。

此时已是深冬,越地气候温暖,和齐地又不相同。太子让子龙和张彦坤尽快整编所收拢的越军,同时将各地城防、关隘进驻齐军精锐部队。霍远的战果也很可喜,各地有些散乱的越军,听说是霍王爷的公子前来收编,也基本都放弃了抵抗,归顺了齐军。就有个别抵抗的,也被大军顷刻征剿。

不出一月,越地已经是基本肃清,太子盘点军马,在月底境内的齐军本有人马有青州兵八万,徐州兵三万,其他各地所调集的齐军三万;收编越军八万人。太子命令子龙担任越国兵马大元帅,霍远为副帅,负责指挥越国的三军;张彦坤任边防总都统,统领各地的守军;刘运忠本已请辞回家,也被无忧王找来,继续担任杭城的守备将军。

越人对于国家的概念比较模糊,至于换了越王,百姓也并无太多抵触。何况齐国得了天垂与河图,千日内即可统一华夏几乎也是任人皆知的,现在看齐军到了越地,也是秋毫无犯,官差较之往日,也是随和了许多。百姓自然也就拥戴,加之春节临近,新越王又传令各处城防,开仓放粮,周济百姓,越地各处皆是欢声雷动。齐呼越王万岁。

无忧王从太子那里跑出来,就带了莹儿离开杭城,他知道莹儿不太喜欢太子妃,自然不能让莹儿再与太子妃见面。两人带着明慧姐妹,就去了大理,寻段王子夫妇,在大理国度过了这个春节。

春节一过,王子齐禄也到了信城,大都的军务另派人去了。齐禄与楚国公主的亲事已经定下,楚王与齐王也约好,待齐禄与公主完婚,齐楚两国共同对蜀国用兵。

无忧王在大理也与段王子积极准备,大理国王同意由段王子率领三万大军协助顺王对蜀国的进攻。

太子齐祎成为越王,一方面积极治理越地,一方面也派霍远带着五万大军从上城出发,进军到楚国边境,等待于大理军队和楚国军队,一起攻打蜀国。

吴王子英靖也受吴王委派,负责为信城的齐军提供充足的粮草。

顺王带领着两万龙骧军,与驻扎在信城的六万多齐军一起推进到了蜀国边境。

楚国国王与丞相东方胤商议,既然楚齐结亲,而且顺王得了蜀国,极有可能就任蜀王,那么王子齐禄将来就是蜀国的王储,楚国作为姻亲,自然就会从中受益。所以楚国此次也是派出三万大军,由大将军东方义率领,集结于初蜀边境。霍远所率的齐军也随着推进到楚军的侧翼。

此时蜀国的边境,自南往北,分别集结了大理、越军、楚军、齐军四国二十多万大军。蜀国国王刘胜再也沉稳不下来,也推脱不开了。他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一如当初是否联合越国一样,朝中是意见不一。有的建议分兵相拒,与齐军决战;有的建议派使臣去齐国求和;有的则主张迁都,有的主张与秦国联合。

刘胜被众人争吵的晕头转向,只觉得脑袋昏沉沉的更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散朝。留下元帅与丞相,其他朝臣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