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 章节正文阅读

95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三)(3 / 4)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

曹操一边安排人给陈宫预备热水,以作洗浴,一边亲自把陈宫送到浴处,情深意切地说道:“今日之战,虽然小败,幸得公与程公无恙。公与程公是我的智囊,只要两位无事,咱们早晚可以复振兵势,卷土重来!”

陈宫感动非常,下揖说道:“主公厚爱,宫非效死无以报之!”

从早到晚,又到次日,接连两天,又收拢到了一些败卒,前后相计,共得拢残兵万余。

曹操聚众商议。

陈宫深感遇到了明主,他本是个厚道人,自不免殚精竭虑,为曹操谋划。

休息了两天,他当下稍微恢复了点精神,穿着一身曹操送给他的新衣服,坐在堂中,当先陈述这两天他苦思冥想,得出的应对此败之策,说道:“亢父城南瞰泗水,东邻南阳湖,河网密布,环边多沼泽,草木茂盛,湿地泥泞,不利步骑攻战,是我兖东的锁钥。

“任城虽败,而我犹有亢父,扼守此城,以作守御的话,徐州兵就不能进入山阳半步。

“鲍济北屯驻寿张,拥兵万众。主公可檄济阴、陈留、山阳三郡,会兵亢父,举我三郡之力,与鲍济北南北呼应,任城犹可再战。”

曹操默然不语。

程立捻着胡须,慢慢地说道:“公台此策,恐怕不好得行。”

陈宫问道:“程公有何高见?缘何说我此策,不好得行?”

程立说道:“公台,你的此策,是以守御亢父为主;但以我料之,荀镇东怕是不会来打亢父,接下来,他应该是会去打东平!”

“打东平?”

程立说道:“刘公山为黄巾所刺,亡於军中,鲍济北帐下的兵士,都是兖州兵,也即刘公山的旧部,士气早就低落。主公於前日复新败於任城。消息传到寿张,鲍济北部的将士,肯定会更无有斗志了。

“诚如公台所言,亢父易守难攻。荀镇东,知兵者也,岂会放弃容易的不去打,而来打不易攻的?因此我料他接下来大概不会来攻亢父,而是会去攻打东平郡的鲍济北部。

“鲍济北部的兵士人无斗心,势难支也。”

分析完了为何认为荀贞会去打东平,而不会强攻亢父的原因后,程立继续说道,“而我寿张一失,徐州兵向西,即可长驱入东郡。东郡是我兖州的西疆,倘使被徐州兵逼迫,则我兖州以西,有东郡之敌;兖州以北,有东平之敌,兖州以东,有任城、济阴之敌;我兖州将为徐州包围,就将会三面受敌了啊!等到那时,我恐士民震动,亢父虽险,不足恃也!”

听完程立的话语,堂中诸人俱皆默然。

这种情况,的确是有极大的可能出现。

而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何止一个亢父,整个兖州的局势都将会岌岌可危了。

可以说,程立指出的此点,是曹操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最坏形势。

曹操赞同程立的意见,说道:“公言甚是。如此,以公高见,我军该如何应对为好?”

程立说道:“择一上将驻守亢父;主公退守济阴郡之乘氏,集济阴、山阳、陈留三郡之兵,东为亢父之倚,北援东郡,御敌於我兖州腹地的北、东之外。此上策也。”

曹操问堂中众人,对此都有何意见。

诸人俱皆赞成程立,包括陈宫在内,也改变了观点,认可程立的建议。

曹操因令夏侯惇领兵三千,驻守亢父,自引余部,於当日出城,西去乘氏。

经过山阳郡的郡治昌邑时,山阳太守袁遗相迎。

两人见面,曹操没有兵败的窘态,与袁遗叙话,宛如平常。

袁遗感叹不已,佩服曹操的胸怀。

曹操向他索兵五千。

经过前些时的临时征募、补充,山阳郡目前总计也不过只有近万的郡兵,但因了曹操与袁绍的盟友关系,袁遗没有拒绝,如数与之。

过昌邑,西行不远,入济阴郡界,进至乘氏县。

屯驻在此地的李乾接报,出迎十里。

曹操引兵到了营中,便即刻书写檄文,使人赍去与济阴太守吴资、陈留太守张邈,请两郡各派兵马来会。

并传令屯驻廪丘的蒋奇部、屯驻谷城的曹仁部、屯驻聊城的夏侯渊部,命他三将严加戒备,守卫东郡。

廪丘在乘氏北边,两地相距约百里。廪丘西临黄河,过了黄河就是东郡,东北边是寿张,两地相距也是百里上下。谷城东北邻济北国,东南与东平国接壤,西边亦临黄河。聊城,则是在东郡的北部,是东郡的北大门。

这三个县城,不管哪一个出现问题,东郡都会受到直接的威胁。

曹操写给济阴、陈留的檄文,分别由人送去。

吴资接到檄文,未做拖延,就遣了兵马三千,来入乘氏。陈留郡的兵马,迟迟不见到来。

陈留太守张邈,乃是当今高士,自视甚高,与曹操虽说早年为友,但如今时过境迁,天下大乱,陈留民口繁多,富裕兵强,此人於下却也是颇怀了一点别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