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3 / 4)

作品:《秦时小说家

“咸阳此处,燕赵之事,上将军已然定下,来年当有收获。”

“魏国之事,以少将军之领军之力,不为艰难。”

周清颔首。

咸阳这里也没有什么要事了。

“政事堂却有些作用。”

“只是……却将主君之势给予下放,稍有不妥。”

对王弟四郡之地的政事架构,秦王政自然知晓,设立政事堂与门下堂给予处理要务,实则是将己身应做之事下方,配以权柄,方有四郡之安稳运转。

这般之设虽好,却……难以长久,若然政事堂之人稍有异心,则当奈何?

长久做大的弊端,《韩非子》中早有记载。

“四郡之地的军政要务甚多,然其中稍大之事不显,若然终日埋首,他们倒是可以休闲了,是故如此。”

“且政事堂那些人,并没有品级,予之夺之尽在一心,纵然政事堂有诸般政事批下,无玄清之印记,不得施行。”

周清朗朗一笑,看着近前的侍女进献茶水,微微颔首。

简单而语政事堂的妙处,算是自己随手而为,若言合当世,也是可以!

但……万物没有完美,皆有阴阳两面之一体。

“政事堂于咸阳,似非国府!”

盖聂亦是近前,跪坐于另一张条案之后,近来参知政事,于四郡要事也算知晓,闻武真侯之语,略有所思,语落。

“自非国府。”

“不过挑选一些才干之士,供玄清策问罢了。”

周清为之笑语。

“果如此,则国府之力弱矣。”

鬼谷之道,纵横权谋,武真侯所言这般,盖聂眉目一挑,直接洞入其核心,果然在身边设立那般存在,无疑分化了国府之力。

更甚者,则是直接身份相邦之力,将相邦之力分化,汇聚在主君身上,无疑……君主的力量更强,臣子之力更弱。

如此……颇有失衡,果然君主为英主、雄主,不为什么!

为守成之主,也不算什么。

若然为昏聩之主,再加上任意予夺,失去制衡之后,那就是极大的灾难,而秦法的根源便是在于君主。

君不见魏国百年来是如何衰弱的?

便是因为魏国的相权恍若不存,大权操持在一人手中,偏偏自惠王之后的一代代魏王,都没有先辈那般的雄心。

故而魏国越发之孱弱。

“阴阳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