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六章 小问题(2 / 3)

作品:《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这样的地方,他在整个大宋不知道有多少处。这许多年下来,疫病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兽医以及畜养这些肉食的好把式,都不知道培养出来多少,水平都很高,都很专业,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

不过他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规模还不是太大。只在杭州、扬州、汴京以及西北,向外辐射。相比起整个的大宋版图,还是不足够的。

而这些养出来的肉食,就是由专门负责这一块的业务收购,然后再稳定的供应给军巡院、国子监。

这两个衙门都不差钱,军训院有自己的生意,随着王言经营西北,他们的生意也做到了西北,很有钱。国子监在王言上任以后,虽然不能说很有钱,不缺钱却是一定的。

他跟政事堂争取,开了‘国子书苑",准备售卖书籍以及笔墨纸砚,同时发行了报纸,名‘大宋文报",顾名思义,讲的就是文化、文学、思想、意识形态,是给有文化的文人看的。同时还创了两个副刊,叫‘大宋民生报",‘大宋故事汇"。

前者是讲国家发展,给百姓听的。后者是专门收录精彩的故事,奇闻逸事等等,娱乐大众的。

大宋文教大兴,但识字率也不过百分之十。但是对于有着强传播属性的故事,岁数大的人可能学不会字。但是岁数小的,接触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学会常用字。

而且这些报纸也很有销量,王言还禁止私人办报纸,官方衙门虽然也有样学

样的办了些,但是显然,这并不是有样学样就能做好的。

国子监这边赚来的钱,就足够给官吏们提高待遇了。这是稳定的财源。何况还有官方的倒卖学员资格,吸收大户善款,所以现在的国子监官吏们虽然累一些,但是安逸的很,而且权力还提高了,都敬王言如敬神。

他们承认,以前光听着王言的恶名,想法有些极端了。王言很讨厌,但如果是他们顶头上司的话,那就是活爹……

全都是一环套一环的。

别的衙门倒是想学,但是他们没钱……

至于说盛家突然冒出来的丑事,这就属于是意外情况了。人在京中,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总是难以避免。

这个剧情,王言当然是清楚的,就是盛明兰设计的,让盛墨兰嫁了个不是那么好的男人。

本来是因为林氏害死了明兰的亲娘卫氏,但是现在卫氏因为王言的提醒没有死去,还多生了个儿子,结果明兰还是暗戳戳的给墨兰使坏,估计这些年虽然保住了命,但是日子实在是难熬极了。先前华兰感慨的那么几句,怕是不能道其几分。…。。

毕竟卫氏没死,明兰就是跟着卫氏一起过,没有盛家老太太支持她,给她花钱之类的。盛纮在后宅里,又是个偏听偏信的,卫氏那边是吃不好,睡不好,夏天热,冬天冷,难的很。

当然即使如此,肯定也要比百姓家更好。但盛家毕竟不是百姓,是官,家里还经商,有好大家业。明兰是从小挨到大的被欺负,这次张罗着找好郎君,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勾心斗角。明兰当然是个记仇的,所以盛家后宅的剧情又回去了,也是正常的。

「……我爹这一次可是真的急了,把那林氏关了起来,墨兰也被关进了祠堂……」

饭桌上,回家里呆了一天的华兰念叨着家里的事情,有些忐忑的说道,「我家里的这些事儿,不会对官人有什么影响吧?」

撇了眼三个支着耳朵吃喝的儿女,尤其是屋里最小的女儿才三岁多,王言好笑的摇头,用着筷子敲了敲碗:「你们几个听的倒是认真,能听明白吗?」

「爹爹怎么知道我不懂?」三岁多的女儿说话奶声奶气,眨着大眼睛。她叫王文兰。跟他的大哥王文华一起,便是华兰的名了。

「就你懂的多,快吃饭。」华兰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她的小脑袋瓜,又转头看向王言。

王言喝了一口鲜香的鱼汤,笑道:「不过是小儿女的事情罢了,些许小事,能有甚么影响?就是岳父大人怕是不好过了,到底还是影响名声的。人家只会以为盛家教女无方,还要连累如兰、明兰两个。」

「对啊,我爹最在乎的就是盛家的名声,盛家的前程。这下可好,盛家的名声算是臭了。我爹也是,这种事儿怎么能传出去呢……」

「岳父大人又不会气昏了头,再者岳母还在呢,老夫人也在,肯定第一时间就把相关的人全都控制住。那么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华兰沉思道:「肯定是早都安排好了,是林氏?她们是故意的!听说我爹给墨兰介绍的人是个举子,就在国子监里学习。墨兰随了林氏,是个攀慕富贵的,她们娘俩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墨兰嫁入豪门!」

「爱妻果真聪明!」

说话间,王言一巴掌呼到大儿子的后脑勺上,「老子跟你娘说话,你撇什么嘴?」

「嘶……爹,孩儿错了,真错了,爹说的对,娘最聪明了。」已经九岁的大儿子捂着脑袋,卖乖讨好,活跃着有些担心家里的亲娘的心情。

瞪了大儿子一眼,华兰说道:「那这事儿没办法了,脸都已经丢了,不认不行。必须让永昌伯府娶了墨兰才成。官人……还是别了,听说那梁晗的名声不太好,想是那永昌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