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一章 回京(2 / 3)

作品:《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这也是王言为什么才回京的原因。

再者真的需要很多时间么?王言在延洲经营一年多,就敢打西夏。又经营了两年多,就敢打契丹。敢打、能打,还能打胜。

至于说他放权回来京城,那就是假象了。还是那句话,他就是走了,说话也比圣旨好用的多。哪怕可以预见的,以后的一些人肯定会被调走,包括他提拔起来的那些将领,还有种谔、张大之类的,肯定会被压制,但是没什么大用。

“我找的人,怕是岳父大人不敢嫁啊……”

“都睡了?”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啊,子言,你我七年未见,可是要好生说说话。来来来,入座入座。”盛纮热情的起身,拉着王言坐到了桌边,招呼仆从赶紧上菜。

轻车都尉,是勋官,和他之前的骁骑尉一样,不过都是武勋。他的勋官是打仗打出来的,发展到顶,就是上柱国,三公什么的。

王言是怎么收拾人的,大宋的大户都清楚的很……

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只不过是有钱人走了相当一部分,以及一些实在没脑子的跟着跑出去了塞外,基本是完全接收了回来。

“嗯。”华兰应了一声,“这几年啊,真是出了许多事。”

“小婿受教,劳岳父大人挂念,来,我敬丈人一杯。”

两人推杯换盏,聊的很是高兴。说的都是过去七年中发生的事情,盛纮说着女婿多牛逼,还形象生动的说了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时候,京城之中空前的盛况。

“官人都知道,还要惹那么多的麻烦。”华兰笑了笑,接着说道,“官人怕是不知,我娘说,先前家里请了夫子教习,齐国公独子也在家中学习,认识了六妹妹明兰,两人可是两情相悦啊。不过因为齐国公府素来不惹麻烦,怕沾上官人的因果,说什么也不同意。

之所以这一次比较顺利,主要在于王言经营的时间更长,动用的力量更多。在开战前的两年半,就已经针对契丹进行一些部署了。也就是各种的流言,各种的鼓动百姓。再加上契丹朝廷连年加征重税填补军资,这才使得开战时候,给契丹统治阶级的人感觉好像随时要完。

契丹也没胆子将大量的百姓都掳出去,毕竟主动权掌握在大宋的手里。他们真敢这么干,一股作气一直打的契丹消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王言放下了手里的书,好笑的摇头:“是岳父大人小心过头了,娘子是最清楚的,旁人想要与咱们家搭上关系,都是怎么做的。齐国公府胆子小,不缺钱,也不结党,不涉政,只要保证富贵不去便心满意足。

当时打西夏,大宋都打了将近半年,要使其消亡,没两三年是打不完的。契丹也是一样。

王言负手而立,三月里的春风拂过山岗,吹扬着他的青衫,吹乱了没有梳拢的碎发,也吹了他已经蓄起的长须。

因为家里人口多了,考虑到以后孩子的住所,王言斥巨资买了一座新宅子,这次可是相当大了,比盛纮他们在京城的宅子还要大上许多。

王言一家人回京,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平平常常。尽管王言回京的消息,人们一定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是是是,大姐夫,我一定少喝,啊不是,我戒酒,戒酒,以后都不喝了。”长枫点头如捣蒜。

这些小妾也都生了孩子,现在老王家那也是好大一家子人了,每天都热闹的很。

王言比着手势,形容着当时长榆的小不点儿样子。这孩子能长大,也挺不容易的。

他收获的是广大的军卒的爱戴,是地方百姓的爱戴。那么只要还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官吏听命,对于地方的掌控就是在的。何况他在那边一样有各种的产业,那可从来不是单纯的赚钱的机器。

同样的,他的本官阶翰林学士,挂上了端明殿学士的头衔,这一般而言,都是进步中枢的前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参知政事。监修国史,是个五品官,但一样也是宰执标配的官衔,属于是体现文官文治的一个指标。皇帝要文治武功,从小苦读圣贤书,一个个学术精深的大臣们,自然也是要的。

这天一直喝到晚上,王言等人也没走,就留在了盛家过夜。

吓的后者缩起了脖子,不敢看人。这一幕,看的是旁边关注着这边动静的林氏,恨的牙痒痒。

他的情况当然很危险,不论文武,能力太强功劳太大,都不是什么好事。他是允文允武,文韬武略,开疆拓土。当权者是必要堤防的。

而战后的大宋,地盘也是极大的扩张,西接回鹘,北至漠北,东便是被包围的契丹,新增了老大的一片土地。

“说起来我就来气,子言啊,你是不知道,前年春考之前,他跟一群狐朋狗友宿醉狎妓,席间狂态毕露啊。竟敢跟别人一起妄议储事。不知道谁告到了官家那里,我被安排在偏殿里晾了一宿,好在官家高举轻放。

他的官是很复杂的,比如功臣号的‘推忠佐运’,推忠一般是宰执标配的称号,佐运却是一般的文武大臣的称号,这俩结合,就显示出了荣宠。

王言自嘲了一下,转而问道,“岳父大人近来如何?”

主要是政治需要,他作为西北的掌权者,要促进民族融合,稳定异族的人心。那么他的小妾,是他们的同族人,听起来就更加的亲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