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5章 先登营高顺与曹性(2 / 2)

作品:《汉垣

王协亦回礼,此时最为尴尬地便是陈力,王协一小小预备军士卒跑来他们这里掺和,毫无礼数,若是让别人知晓了王协的身份,实在是惹人嘲笑。

不过王协身怀袁家令牌,身份特殊,加上薛亮的关照,故而陈力也没有斥责,反倒默许了王协的无礼。

卫胜自然明白其中缘由,引着高顺等人往大帐走去,路上与高顺闲聊了起来。“高老弟怎么到这来了,我不是听说云中那边出了些事情吗?”

“云中那边被北匈奴袭扰,朱阳校尉亲自领兵镇压,且龙骧军亦有一曲兵马增援,想必无碍。拒北关南发现不少流寇出没,经常偷袭我军粮道,故而派我领本部兵马过来清剿。”高顺详细的解释到,对于眼前的卫胜,高顺还是颇有好感的,卫胜在马邑驻扎多年不论是领军杀敌,或是守护马邑安危都是十分尽心尽责,与弟弟高利更是配合得当,且为人大度,让士卒信服。

卫胜不再多问,他统兵多年,对关北军也比较了解。关北军同驻北军一样,皆是丁原所设立。关北军分为两只,其中一只驻扎在拒北关,由拒北校尉朱阳所统领。由于拒北关乃是大汉北方阻挡匈奴鲜卑的第一道关隘防线,故而拒北校尉朱阳在此处共计领三校兵马,乃是北疆校尉中统兵最多的一位。

高顺乃是关北军的一位小小军侯,但因起每逢死战恶战必身先士卒,攻城拔寨更是率先登城,从军三年大小二十九战立下赫赫威名。按理来说,高顺应当得到封赏,但是高顺此人清明公正,既不溜须拍马,也不主动站队,其在朱阳麾下只认法度军纪而不认朱阳,此乃为官大忌!

因此朱阳始终不给高顺升官,但更不愿意将这人才放走,使得这位关北有名的人物至今也只是个军侯。

大帐内,五人依次坐下,卫胜命人泡了一壶交州春茶,这茶在汉代本就去奢侈之物,长于江左或岭南一带,此茶乃是交州出产,为丁原所赐,多年来卫胜一直不舍得喝,在这军中也没机会喝,如今拿出来让在座几位没喝过茶叶的是感到一阵惊叹,喝起来小口品尝在口中回味一番再下肚。

王协却不然,他喝过的茶恐怕比当今皇上还多,一口便是半杯下肚,看的卫胜心头绞痛。“味道尚可就是寡淡了些。”

卫胜不敢得罪这个未来御林军的人,更忌惮他手持袁家令牌的身份。当今天下信物,皇帝的御旨和虎符首屈一指自是不用说,天下正统当之无愧。而后便是十常侍之首大太监张让的黄门令,一块如印鉴一半大小的令牌,黄金质地,中书黄门二字,十常侍之名天下恨之更畏之,故黄门令不敢不从,生怕招来横祸。再者是大将军佩剑,此剑名为倚天,乃圣上御赐名剑,见此剑如见大将军董庞,董庞统天下兵马,更是加封上国柱,位高权重,便是十常侍也要忌惮他几分,此剑不轻出,一旦出现便是江湖轰动。最后则是这袁家令牌了,袁家至今历四世奉四帝,位居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江湖有言,“若登金銮殿,先拜袁家门。”

袁家令牌原本乃是袁家士族内部的令牌,袁家门生子弟众多,设立此令利于家规家法之言出必行,凡见此令牌如见家主,到了后来,门生故吏家族子弟纷纷当官入朝,但往日恩情仍在,故而此令虽只是袁家内令,但亦是会给面子的。

况且陈力对待王协的态度显然不似对待一位寻常士卒,加之那日在城中王协慷慨解围智救关羽的义举,也是让他心生佩服,故而对于王协有时候的散漫举动也就不以为意了。

高顺与卫胜说起北疆军务情势,王协十分感兴趣,便在旁默默聆听。原本在洛阳以为匈奴早已臣服大汉,如今身处北疆才知道匈奴之患丝毫没有缓解,关北军常年与匈奴、鲜卑作战,虽然不是大规模的战役,但是小规模的厮杀总是不可避免,匈奴部落众多,相对松散,不少小部落也都无视汉匈亲和的政策,肆意掠夺周边汉民的财产,与强盗无异。

闲聊不久高顺便去休息了,毕竟连续在北疆作战,十分辛苦部队需要休整。

王协听了高顺与卫胜所谈的一些北疆军事,对于北疆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见众人散去,也回营看看四位新兵练的如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