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白(44)(1 / 1)
作品:《悠然我思》红与白(44)
四十四、刹鼓
打丧鼓的最后阶段叫"刹鼓"或者叫"收鼓",是天快亮了、要准备出殡、送亡人上山的时候唱的。比如夷陵区的唱师会在刹鼓之前唱一段《劝哭歌》,用意就是劝那些孝子贤孙开始哭丧:"丧鼓打到这时辰,没听到孝子嗯一声,不会哭来我教你哭,不会嗯来我教你嗯,孝服子一拉脸一盖,鼻子一揪嘴一歪,哎哟哎哟哭丧着脸起来!"
于是,作为灵堂的堂屋里就会哭声大作,宜昌话对哭丧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嚎丧"。在守灵期间、遇到有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直系亲属中的女性就得面对亡人的灵柩哭泣,向众人哭诉;在打丧鼓煞鼓后、亡人出殡之时,丧家的儿女、未亡人、以及姑舅姨家里的女性都要一起哭丧,以表示自己与亡人告别的时候恋恋不舍。
哭丧主要是女人们的事,其情其景一定要体现悲壮感人。所以在过去,每个家里的女人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中就包括哭丧的训练。到了"嚎丧"之时,听哭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听内容,悲壮生动,感人肺腑;听旋律,多是打丧鼓的曲调;看表现,或喊或叫,或唱或跳,也是各种各样。其中大多感情真挚、痛苦欲绝,但也有虚情假意、勉强应付的。所以宜昌话对嚎丧的此情此景有一入木三分的概括:"儿子哭,惊天动地;姑娘哭,伤心伤意;媳妇哭,咬言杂意;女婿哭,叫驴子放屁"。
兴山一带是歌师唱一段《还阳歌》作为收尾。因为按葬礼的规矩必须在岀柩前把亡人的阳给还了,而一般都认为清晨鸡叫五更就开始还阳,其内容主要是把打丧鼓开场的时候所提及的各路神仙一一送走,然后从孝家屋内由里到外依次还起,一直还到歌师的锣鼓上。其中有这样的唱词:"说还阳来就还阳,阴歌改作阳歌唱。阴歌送亡归天界,阳歌保住唱歌郎……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磨盘上。.左推三转生贵子,右推三转状元郎。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板凳上,孝家板凳好停丧,只许千年停一次,不许万年停两双。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鸡圈上。白天放出一百只,晚上收回五十双。说还阳来就还阳,还了月亮还太阳。还了月亮落西山,还了太阳出东方……"最后把歌词还到锣鼓上的时候,孝子就必须双手接住鼓师的锣鼓。
随后进行的是"封敛"、又叫"收棺"的程序。开始的时候歌师会口里念念有词﹕"日出东方,亮亮堂堂,孝府门中要出皇丧;孝男孝女,站在两旁,与亡人来收歌场。"此时,负责"抬重"的人会先揭开棺盖,锣鼓家业的吹打班子在前,孝子贤孙及亲友紧随其后,绕棺一周,向亡人见最后一面,所有参与送别的亲朋好友也向遗体告别。等到孝子贤孙和在场的所有人黑压压的跪倒一片时,"封敛"开始,封敛的材料是用高粱面或者糯米面打成糊浆,涂在棺材的封口处,将棺材盖盖上,再用丝绵纸把棺盖和棺材粘连在一起。因高梁面和糯米面打出来的糊浆粘性很强,加上丝绵纸韧性很好,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如今也有用不干胶的。
然后歌师就会唱"刹鼓歌(收场歌)":"刹鼓东,刹鼓东,代代儿女坐朝中;刹鼓西,刹鼓西,代代儿女穿朝衣;刹鼓南,刹鼓南,代代儿女做高官;刹鼓北,刹鼓北,代代儿女发不彻。孝官给我大大地封个'利市',我给你赞叹几句:屋也大,门也大,荣华富贵代代发,屋大好停丧,门大好出丧。千年才死一个,万年才死一双,代代不死少年郎!"此时,鼓手会把打丧鼓用的鼓槌丢到堂屋的大门外,歌师接着唱最后几句:"鼓槌一丢,千年不哀,孝子捡起,买田买地,百事顺遂,鹏程万里!"
至此,守灵结束,出柩送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