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4)(1 / 1)
作品:《悠然我思》1+1=0(14)
十四、普溪河渡槽(中)
1970年8月1日,对于宜昌至今为止最大的引水工程--东风渠的历史而言,对于普溪河和参与建设的数万建设大军而言都是一个永志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先是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东风渠工程14个引水渡槽中最高的普溪河渡槽、同时也是至今为止依然是宜昌最高的渡槽全线竣工。当日上午,工程指挥部在普溪河渡槽施工现场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并正式全线通水。清澈的西北口和其他三座上游水库的水自西向东,通过高耸的渡槽、沿着刚刚修好的东风渠总干渠开始哗哗流淌。沿渠的农民,像过节一样涌向渡槽的桥上和渠边,有的挑着木桶在取水,有的跑到工地看热闹。晚上还进行了文艺演出。
8月2日凌晨,上游来水量由原来的立方米/秒,逐步增加到立方米/秒,而通过普溪河渡槽时约有10立方米/秒左右的流量。但谁都没有料到,那天凌晨4时10分,夜空下的那长长的双曲拱渡槽及公路桥会突然全部倒塌!顷刻间,坍塌的大量混凝土、预制构件和石块从天而降,断开的渡槽两端也产生两个**的水柱,凶猛冲向桥下的工地,冲向工地上正在**梦乡的民工。事故致使当场死亡42人,其中工地民工23人,机关干部5人,当地农民14人。还有重伤4人,而此时,距离这座渡槽正式通水后仅仅约23小时。
《宜昌水利志》对这场特大事故的记录是:"由于第七号槽墩即双曲拱渡槽进口的部分边墩内滑动翻倒,使槽身失去平衡,一两分钟内渡槽双曲拱全部倒塌,砸坏了公路桥梁,造成42人死亡,4人受伤。"
从保存至今的史料中可以查到,这条全长米、高57米的普溪河引水渡槽,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输水渡槽,下层是拱型公路桥。公路桥共设计了五跨,输水渡槽共计十六跨,全部采用双曲拱结构形式施工。1966年冬开始对河*开始进行抽槽打基,1969年3月开始正式施工。史料中记载,这座渡槽由省水利工程团四团三连负责设计施工,当时整个投资万元,消耗水泥3177吨,钢材230吨,木材1574立方米,动用标工万个。
得到消息的当时的宜昌地区革委会和宜昌军分区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于2日清晨6点左右就赶到现场,成立了工地抢险指挥所,并迅速组成了由当地驻地解放军、军分区和市县人武部等广大指战员,有原地区、市县直属的机关干部、工人以及普溪河渡槽所在地附近四个公社的社员、其中包括200多名医务人员的医疗队总计近万人的抢救队进行及时救援,整个现场仅有4人幸免于难。除了1名当地的民工外,另外三个幸存者就是原宜昌县副县长谭克礼及他的妻子和小孩。
用现在流行的套话说,整个抢救和现场清理工作紧张而又有序的进行了两天两夜,随后,宜昌地区革委会组织社队干部和群众,分别对遇难的民兵和社员进行了安葬;党政军组织了慰问团,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慰问和抚恤工作。
普溪河是渡槽坍塌事故中遇难人数最多的村,当时的5个生产队共死了12个青壮年劳力。据史料记载,当上级领导征求他们意见,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朴实的农民都说,国家也困难,自己不能提要求。最后大队干部提出,希望能帮助解决村里缺水问题。一个月后,当时的宜昌县为这里免费安装了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用于农田灌溉和村民生活,据说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8月5日,宜昌县委分别在县直机关、普溪河公社、鸦鹊岭区新场和海云公社等4个地方,举行了追悼大会。而在当时的事故资料里,有很多遇难者家属表示:"决心化悲痛和力量,积极投入到工农业生产,以实际行动感谢党的。"一位遇难民工的父亲说:"我的儿子是为水利工程而死的,是光荣的,我们无怨无悔。要把生产搞好,把渡槽修好。"一个一家死了4人的女人表示:"我一定要把两个孩子抚养大,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出力。"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