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左氏父子纵论宫斗 识破汉王讹诈嗣昌(1 / 2)

作品:《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崇祯十一年,许州发生兵变。左良玉家眷正好安置在许州,被灭了满门。

如今左梦庚不仅是左良玉的独子,也是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所以左良玉虽然在外人面前威风赫赫,但对于独子,却是逆来顺受的宠爱。

左梦庚将一份军报递上来:“这是兵部刚发来的,您赶紧看看。”

左良玉翻了个身:“要看你自己看,别耽误我睡觉。”

左梦庚只得自己启封,把公文看了一遍:“爹,兵部命您去进攻张献忠。”

“嗯,知道了,不用理它。”

“啊?”

“上一个能让我正眼看的兵部尚书,已经是三四年前的杨嗣昌了。

后面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张国维,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懒得搭理他们。”

“这次兵部的命令,怕是陛下的意思吧?”

左良玉笑道:“那又怎么样,谁的意思很重要吗。你看看,现在有三拨人在给我下命令。

兵部命我去打张献忠,侯督宪命我去救援开封,襄王命我固守襄阳。

杨嗣昌还好一些,没要求我出兵,但前几天也发来公文,他要运一批粮草去郧阳,要我保护粮道。

谁都想指挥指挥我,这里面反而数陛下最温和,杨嗣昌次之。

襄王态度最恶劣,真该让他早点去死。

去年张献忠奔袭数百里,奇袭襄阳。杨嗣昌打仗本来真不怎么在行,偏偏那次有如神助,愣是提前判断出了张献忠的意图,用伏兵把他打得大败。

杨嗣昌因此稳住了督师地位,得以驻军湖南,苟延残喘。

而襄王也侥幸逃过了一劫。

真是可惜,也没听说杨嗣昌帐下有多么厉害的谋士啊。

足见命数这种东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无迹可寻、难以捉摸。”

左梦庚追问道:“那咱们到底听谁的?”

左良玉答道:“都听,又都不听。归根结底一句话:唯自保尔。

侯督宪被弹劾靡饷误国,入狱长达七年。

我之发迹,全赖当年侯督宪提拔,恩遇甚深。

所以陛下把侯督宪派来主持河南战事。

这旧情不能不念,咱们得整顿军队,准备再度北上支援开封。不过开封若是在一个月内沦陷,那就不能怪我了。

兵部的话,咱们也听。李自成打完开封,就该来打襄阳了。咱们正好借攻打张献忠的名义,东进武昌,从而避开李自成。

至于襄王嘛,他肯出军饷,咱们就派偏师替他守一守襄阳。他若不肯出军饷,那也就怨不得我们了。”

左梦庚皱了皱眉头:“您这也太奸滑了吧。”

左良玉摇摇头:“我以前也是一腔热血,忠心耿耿。可是你看看大明这些文臣武将,老实的,肯卖命的,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现在剩下的,都是一帮老油子了。

谁老老实实听朝廷的指挥,谁就会死。不听朝廷的,反而会活。

许州兵变,咱们全家差点死绝;救援开封,朱仙镇之战,我的嫡系精锐几乎拼光了。

我对得起大明,对得起陛下了,还要我怎么样。

以后,我该为自己考虑了。若是你再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左家就绝后了。”

“那我们现在做什么?”

左良玉斩钉截铁地答道:“招兵买马,扩军。只有你麾下兵马足够多,朝廷才不敢动你,反而会求着你、哄着你,事事跟你商量。

想扩军,必须得有粮草支持。趁这次杨嗣昌往郧阳运粮,我要好好讹他一把大的。”

听说要讹诈杨嗣昌,左梦庚吃了一惊连忙劝道:“爹,你疯了吗,杨嗣昌可是督师大学士,还是陛下最信任的文臣。

他要是上书弹劾您,我们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陛下最信任的文臣,早就不是了。来来来,你坐下,我给你讲些从别人那里学不到的东西。”

左梦庚搬把椅子过来坐下,半信半疑地等着自己父亲讲解。

左良玉笑道:“你也不必用这种眼神看着我。确实,外面比我厉害,见识比我高的人多了。

但是他们绝不会将真东西教给你。

而你是我的独子,只有我才会毫无保留地把真东西都教给你。

这都是我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一点一点感悟出来的。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你不要听我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让你少走几十年弯路。

见的多了你就明白了,看这世上有多少天资高绝、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就因为没有像样的师长指点,走错了路,误了终生。”

“那爹你先说说,为何不怕杨嗣昌?”

“你理解不了陛下有多么刻薄寡恩,而且陛下不只是刻薄寡恩,还特别急功近利。

再加上朝堂上的党争,相互倾轧。

你要想做点实事吧,还有一大堆言官追着你弹劾。

如果引发陛下的猜忌,对你的支持稍不坚定,那你就完了。

所以想要做实事,还不被朝臣倾轧,就要在内廷有恩主。这人得深受陛下信重,得肯死命保你。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的首辅周延儒,背后有周后支持,所以无论言官怎么弹劾、厂卫如何中伤,都稳坐钓鱼台,得陛下言听计从,权倾于朝野。

上任首辅薛国观,因为背后没有恩主,去年被陛下赐自尽了。

那可是内阁首辅啊,上一个被赐死的内阁首辅,还是接近一百年前的嘉靖朝首辅夏言。”

“那杨嗣昌是谁在支持?”

左良玉笑道:“你问我算是问着了,我受侯督宪简拔,所以与东林诸多要员联系密切,听说了很到宫廷秘闻。

崇祯朝三宫娘娘之中,西宫贵妃娘娘极不受宠,也几乎不参与任何宫廷争斗。

中宫皇后娘娘生了三个皇子,东宫皇贵妃娘娘生了四个皇子。这也是陛下的全部皇子,其他嫔妃再无所出。

至少我认识的东林要员,都将皇贵妃娘娘视作杨嗣昌背后的恩主。

但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前年,不知内廷到底发生了什么,反正这一派势力开始大溃败。皇贵妃娘娘重病不起,杨嗣昌自请督师,离开了中枢。

后面皇子相继病亡,上个月皇贵妃娘娘薨逝。

杨嗣昌已经彻底失去了内廷的支持。此消彼长,周延儒则权倾朝野,风头无两。

杨嗣昌的处境是朝不保夕了,做事也变得缩手缩脚,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