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金牛山(1 / 2)

作品:《青囊尸衣之祝由葬尺

金牛山下走来一行人,走走停停。尽管这个季节游客很少来此间,但是也无人在意,这几名游客模样的人正是髯翁道长他们。

髯翁道长向西北方远眺,但见极目之处峰峦叠翠,浩浩荡荡,丘陵起伏,连绵不绝,不由赞叹道:“好个大别山,纵贯三省,两分江淮,气势真是不同凡响啊!”

吴道明点点头并介绍道:“大别山属秦岭一脉,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基本偏南北走向。这里已是大别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地带,很难找到好一些的穴位。”

“吴先生,你感觉×举人的坟墓可能在哪个方向呢?”髯翁道长发问道。

“愿闻道长高见。”吴道明说道。

髯翁道长一指西北方,口中言道:“你们看,前方松林背后有一山坳,后靠老祖少祖以及祖山皆有形,前面一条小河自左向右环抱有情,水口紧,平阳开阔,以此金牛山为照山,应是上上之选,必藏有佳穴。”

何五行观察了一下,赞许道:“道长果然目光独到,但观那后靠祖山,百仞蛸壁,峥嵘毕现,当是出武将之风水处。”

髯翁道长满意地对何五行点点头,手指不住地捋着黑色山羊胡须,不无自豪地说道:“风水嘛,寻龙点穴者,谓能藏风纳气之穴场最为可贵。但风性飘摇,气若乘风,则气即随而游散;水性收敛,气若遇水,则能凝结聚止。因此《葬书》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阳水阴,贵在藏风聚气。”

何五行摇晃着脑袋补充道:“凡流水来到穴前必须绕抱左右而去方为有情,但此处流水刚至山坳前便转弯离去未有回头,乃‘反跳水’是也,《水龙语类》中记载,‘反背水,形如反弓,一名反跳水,此水漏泄堂气,无情之水也’。×将军晚年受这反跳水之拖累,故有此劫难。”

髯翁道长自得地望着吴道明开腔道:“吴先生,贫道的推断,你认为如何呀?”

吴道明此刻正盯着金牛山思索,眉头紧蹙,师太轻轻地拽了他一下。

吴道明醒悟过来,摇头说道:“吴某认为不然,《雪心赋》曾道,‘水缠过穴而反跳,一文不值。’那里风水乃为不吉,×将军先人的墓葬决然不会在那儿。想那×举人非同一般人物,文商皆通,择穴定会寻找后人富贵之所,而厌兵杀,所以我不认为墓葬会是在那山坳之中。”

髯翁道长受到如此抢白,登时面色十分难看,愠道:“那依吴先生高见,应该是在哪儿呢?”

吴道明说道:“一坟二宅三八字四积阴德五读书,相阴宅讲究灵活变通,人一生的命运变化,阴宅只是一个方面,阳宅对其身体的影响、生辰八字的造化、祖上行善积德和个人知书豁达均是构成命运起伏的重要因素。”

何五行笑笑,说道:“吴先生,道理就不用多讲了,你只需说出将军先人的墓葬所在。”

髯翁道长则在一旁以蔑视的目光瞄着吴道明。

“举人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吴道明说道。

何五行与髯翁道长环顾左右,面上俱是疑惑不解的神态。

“你们看,此金牛山平地突起如伏牛状,山腹内收,左右护砂环抱,穴山左侧青龙并非休眠之状,而是高昂起头,桀骜不驯,形踞不肯降服,回头斜视,呈分庭抗礼之态,是为嫉主之象。《葬经》云,‘故虎蹲之谓衔尸,龙踞之谓嫉主’。况拔地而起,无平缓山麓,无支脉扶持,称为‘苍龙无足’,子孙有灭族之虞。×将军乃为不世豪杰,桀骜不驯,皆因此青龙昂首之故,然而苍龙无足则导致祸起萧墙。”吴道明侃侃道来。

“既如此,便请你指出穴在何处。”何五行说道。

“跟我来。”吴道明抢先朝金牛山上而行。山不高,大约一百余米,众人皆是身怀武功之人,须臾便已登上了山顶。

吴道明手指着西北方向说道:“此地支龙潜于地下,像波浪一般,亦如奔跑的骏马,来时如奔驰状,势不可挡;停止时则像伏尸般,了无生气。这说明墓主的后人必如驿马不停运动方能大贵大吉,一旦停滞下来便主凶解。×将军驰骋沙场为吉,在台湾偏安一隅则为凶。”

何五行与髯翁道长面面相觑,做不得声。

“还有,面向东南的那块地,穴形如锄,前后三分,中间突兀,预示着墓主三个男丁后人,以老二为尊,其寿最长。”吴道明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