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8集(1 / 2)

作品:《史册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这一称谓源自芬兰语,意为“潮湿的地方”。编年史中关于莫斯科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147年。13世纪末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在罗斯的边远地区,罗斯农民同土著人乌戈尔--芬兰部落为邻,逐渐地同这些部落融合在一起。他们的生活、语言和文化都有了自己的特征。这样,东北罗斯成为俄罗斯民族的故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罗斯的中心是一些比莫斯科更加古老的城市的城市——罗斯托夫、苏兹达里和弗拉基米尔。然而,方便又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为莫斯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起初,莫斯科是位于苏兹达里——弗拉基米尔公国最南端的一个防守点,具有军事边防功能。后来,莫斯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小公国,其第一位王公是涅瓦王亚历山大的儿子达尼尔。他夺取了科洛姆纳,又继承了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从而扩大了公国的疆土。丹尼尔之子,莫斯科的尤里,控制了整个莫斯科河盆地,并向西发展至莫扎伊斯克。随即宣称成为诺夫哥罗德大公,允许他借此干涉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事务。

尤里的继承者,伊凡一世(于1325-1340年在位),他运用财富向其他公国购买更多的领地,并支援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建设。1327年,东正教的都主教彼得由基辅迁移至莫斯科,进一步提升了这个新兴公国的威望。

伊凡的继承人持续不断地夺取莫斯科公国的领地,人口和财富。扩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与西邻的立陶宛大公国发生利益冲突。立陶宛人渴望压倒东斯拉夫人和他们所信仰的东正教。立陶宛大公国大公Algirdas与特维尔联姻并结成同盟,于1368年,1370年和1372年三次远征莫斯科,但未能攻下这座城市。处于莫斯科和维尔纽斯之间的城市斯摩棱斯克成为双方争夺重点。

1348-1349年,国家及王族受到黑死病的严重打击。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九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大公之位落入他的远房亲戚苏兹达尔的德米特里手中。由于受到立陶宛大公国的异教徒和穆斯lin部落的包围,德米特里决定和俄罗斯东正教结成同盟。当时俄罗斯东正教正因为 Sergius of Radonezh的改革势力渐渐增长。

在亚历塞斯都主教的教导和影响下,德米特里自命为东正教的保护者,有使命联合混战中的罗斯诸公国对抗金帐汗国。他挑战金帐的权威,并在1380年于库利科沃战役中大破马麦的军队。

王公伊凡三世登上莫斯科王位之时,莫斯科国家从四面八方被其他小公国(例如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和梁赞等)所环绕。伊凡三世或使用武力,或通过和平协商使这些邦国一—归附于莫斯科公国。在他生年的最后岁月,他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的罗斯民族的君主。

伊凡三世同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巴列奥略联姻,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理由。在娶拜占庭公主为妻以后,伊凡三世便开始把自己当作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此外,伊凡三世还将拜占庭的国徽——双头鹰国徽引进俄国。自此,双头鹰成为俄罗斯国家的国徽。“第三罗马”的思想促使莫斯科政权试图将莫斯科公国变成“王国”,将莫斯科大公变为沙皇(以前只有拜占庭皇帝拥有这一称谓)。这样,15世纪末,莫斯科罗斯变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到瓦西里三世执政末期,东欧出现了一个大国,它拥有广大的空间——从涅瓦河囗到北乌拉尔,从伏尔加河到第聂伯河沿岸的柳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