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两年后(1 / 3)

作品:《不识明珠不识君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郄,忽然而已。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两年后北疆的战势渐渐好转。

北疆北方军与鞑靼刺尔军在边境“铁索城”附近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两年前,入侵腹地的鞑靼南院大军在虎敕关大战中败北,被驱逐回了边境线外。但鞑靼大汗库里恩亲自率领的八部落精兵,再加上大王子辛吉的北院大军,足有十余万精兵。在边境线上与代宗朱堪直悍然开战。最初战争中,鞑靼军占了绝对优势,但由于库里思大汗年近六旬,年老体衰,有些指挥辖制不住几位年富力强的儿子。王子们偷窥汗位彼此不和,与北方军开战途中也常常各自为政,造成了铁桶般的鞑靼铁军有了丝缝隙。而相反的是朱堪直率领的北方军在被朝廷册封为帝后,占了义理,君臣士气大振,又能调动靠近北疆的关内兵马粮草支援。渐渐地以弱抗强,扳回了局势。

战争期间,明军涌现出了一批极出色的将领。如本身嗜武能征贯战的太子朱原显;锦衣卫兼左军铁卫的卫指使挥崔悯,以及他的属下刘春、姜折桂等人;还有没有了城主投靠崔悯和太子的绿松城的王氏祖孙;善长用计谋的陕南布政使凤景仪等人,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劳。他们率领精兵,与代宗的北方军配合着在前线歼敌。经过了两年战争,居然把鞑靼人逼退了边境线,还逼近了鞑靼国南部的最大城池“后金都”。

双方军队在“后金都”前对垒,面临着一场大决战。

号称鞑靼刺尔国的“雄鹰大汗”老矣,北疆的代宗父子却如新生的猛虎,显示了逐鹿天下的霸主雄姿。最后鞑靼国的文官们萌生了退意,派使节来与明军谈判。

代宗朱堪直已经亲临了“后金都”外的前线。他登上大明军营里临时搭建起的箭台,举目四望,只见四面都是荒凉草原,二十万的敌我军队如山如海的铺满了大地。似乎两国的全部精锐力量都聚汇在此了。天地间一片苍凉,他瞪视着遥远的荒原城池久久地沉默着,深刻得感受着数十万人马的性命和那背后千万计的大明子民的重担。代宗是个身姿魁梧面目峥嵘的中年人,全身洋溢着一股昂扬硬朗的铁血皇帝的浩然威势。冷声问旁边的文官武将:“鞑靼国派人来要求停战,以原先的铁索关边界为线,我与鞑靼各占北南。二十年内他们不入侵大明疆域。诸臣有何见解?”

群臣们肃立两旁,人人慎重。以许规、凤景仪为首的北疆群臣赞同停战。京城的董太后与新内阁也发来了文书,要求皇上以赶走鞑靼人为主,莫追穷寇,勿与蒙古人鱼死网破。浪费了目前平分秋色的大好局面。万一朱堪直在最后大决战打败了,后方积贫积弱的大明朝又要完了。

而太子朱原显等武将却要求继续进攻。坚要铲恶锄奸,趁机打垮鞑靼人的精兵和国力。一向不多话的锦衣卫指挥使崔悯也站在了太子一边,支持继续开战。

双方意见相反,代宗朱堪直深思后一语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