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宫觐见(1 / 3)

作品:《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朱元璋看罢了奏疏,随即将这奏疏搁到了一边,将也该先叫到面前。

“这大半月,朱棡几人在百户所读书,成效如何?”

他凝视着也该先。

也该先有些尴尬:“仪鸾司没有这样的奏报。”

“嗯?”

朱元璋心里了然了,一般情况之下,仪鸾司不敢去布控皇子的,毕竟身份过于敏感,你今日窥视皇子的隐私,可能皇帝今日夸奖你能干,说不定明天,收到了风声的皇子就将你埋了。

死也白死。

这可是洪武朝,洪武帝虽是经常痛打皇子,可对自己的儿子们,却终究还是包容的。

朱元璋也没计较这事,只是道:“现在外间有许多的流言蜚语,没想到刘卿家都上奏了……”

朱元璋说着,目光掠过了一丝警惕。

刘基不是一般人,或者,朱元璋不能将他当做一般人来看待,刘基的背后,某种意义而言,代表了整个士林的舆论。

这个士林,既代表了许多的朝廷百官,也包括了天下的许多读书人。

当然,朱元璋倒未必畏惧,甚至朱元璋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名声。

可他在乎自己的儿子。

他朱元璋乃是开国之君,世间的毁誉以及是非功过可以不在乎,可他的儿子们呢?

最令朱元璋戒备的不只于此,而在于刘基这个人。

刘基是个极聪明的人,这个人也非常了解朱元璋,可以说,朱元璋与刘基,算是君臣相知的典范。

正因为了解,知道他的心意,而且刘基此人,又极善于保全自己,是个非常懂得独善其身之人。

可偏偏,他以御史中丞的身份,联合其他的大臣,一道上了一道弹劾奏疏,弹劾的对象,正是邓千秋。

这只说明了一件事,刘基……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令刘基不得不冒着得罪他这个皇帝的风险,选择站在他这个皇帝的对立面。

朱元璋起身,若有所思地踱步着,边道:“百官近来有何动向?”

也该先如实道:“奴婢倒是没听说什么……仪鸾司那儿……倒是记录了一些百官几次聚会的事。”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道:“看来,朕还是将这后果看低了。没想到……他们反应竟如此的激烈,倒像是朕杀了他们的爹娘父母似的。”

也该先笑起来:“陛下仁厚,历来宽以待人,所以他们才……”

“得了,得了。”朱元璋不耐烦地喝骂道:“朕不是来听伱这些屁话的。明日召群臣至大本堂吧,将诸皇子和邓千秋也叫来,邓千秋有三寸不烂之舌,让他去和刘基对质。”

也该先道:“上一次,刘公不是已经不如邓千秋了吗?”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也该先一眼:“你真以为是邓千秋胜了?呵……朕让刘基与邓千秋的辩论的本意,其实是给刘基一个台阶下,罢……你一个奴婢能懂什么?火速去传旨吧。”

……

中书省。

“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