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蛟魔王排兵布阵(1 / 2)

作品:《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西游记中对北俱芦洲着墨极少,孙悟空、唐僧等西行路线也和北俱芦洲没什么关系,这地方透着些神秘色彩。

如来佛祖倒是有一句评价:“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纷歧。”

“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唇舌凶场,对错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能够劝人为善。”

如来佛祖这话的意思是,只有东胜神洲者和他的西牛贺洲者是个好地方。

南赡部洲者和北俱芦洲者,那都是贪淫多杀的地方,那里的人都坏的很,不服教化,所以他要传三藏经书,劝大唐的人向善。

但是,这毕竟是如来佛祖的口中之言,不是书中旁白。

书中旁白代表着客观事实。

个人口中之言,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

那如来佛祖的娘舅,金翅大鹏在西牛贺州占据的狮驼岭是什么模样: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翙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

“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

西天雷音寺,佛祖脚下,阿傩和伽叶竟然伸出大手,大大方方地向唐僧索贿,不给钱,就传无字经书。

此举,逼得唐僧,也只得乖乖的掏出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相赠的紫金钵盂,双手奉上。

饶是这样,三藏,三藏,唐三藏,当初说好的三藏经书,到最后也只传了一藏。

由此,可见如来说的,“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确实不是很客观。

“蛤蟆,我在北俱芦洲得了机缘,拜了一位妖族大能做师父,他教了我不少的本事。”

蛟魔王说到这里,提到他的师父,那苦大仇深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微笑。

“四十余载就能将墨浪调教到如此境界,那妖族大能想必是极不简单,倒不知是谁?”

萧辰虽然心中好奇,但也没有细问。

毕竟,出门在外,一般都是不会轻易露师门跟脚的,如那须菩提祖师也不让猴子说。

“前些年,我听说这东胜神州的花果山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妖王孙悟空。”

“那美猴王之名,我在北俱芦洲都有听闻。”

“他在花果山弄的搞了好大的动静,还捣毁了地府森罗殿。”

“我便想着可能是猴子,怕他有难,趁着师父闭关之际,我好偷跑出来看看,也好帮他一把。”

“没想到,我去了花果山一打听,确实是那猴子,可那猴子居然跑到天庭做官去了!”

说到这里。

墨浪眼中带恨,红着眼眶,用粗糙的手掌拍着自己的胸口,咬牙切齿的说道:

“蛤蟆,你可知道,这些年,我日日煎熬,如烈日灼心!”

“每每到夜深人静,我脑子里便是我父、我母、我兄、我族人惨死于天兵天将的画面。”

“我恨啊!”

“我恨啊!”

“我恨啊!”

“我们曾经也兄弟相称,他怎能如此啊?”

萧辰看着眼前岁数不大,模样却已经被仇恨折磨的像個老头子一样的墨浪,眼神中不由的闪过一些心疼。

“哎……”

此刻,萧辰也无言安慰,也无甚好话安慰。

萧辰只是抱着墨浪,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是,男人间特有的一种安慰方式。

“兄弟,抱一下吧。”

正如后世那首老歌,所透露出男人间的感情:

“兄弟你瘦了,看着疲惫啊!”

“一路风尘盖不住,岁月的脸颊!”

“兄弟抱一下,有泪你就流吧。”

“流尽这些年深埋的,辛酸和苦辣……”

……

是夜,萧辰陪着墨浪痛饮一番。

看着眼前烂醉如泥的墨浪。

萧辰心中不由的一叹:

“只怕墨浪这次回来,也不完全是看猴子。”

“他的心中已被仇恨吞噬,到如今,那仇恨再也压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