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首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九章:政治的动态平衡性(2 / 2)

作品:《首辅

这个时代,加工精盐的技术只有大明有,细白如雪,而非海边那种又脏又成块的海盐,所以销量很好。

陆远看了眼徐阶,若有所思。

这徐阶对这些价格很清楚啊。

是因为走私还是说以前和汪直也有联系?

不好说。

陆远也没再去想,点头道:“徐阁老说的不错,海贸的利润是巨大的,不过我已经和皇上说好了,既然要通海贸就要规范,不能说朝廷干朝廷的,民间干民间的,大家一窝蜂的全都造船出海,要统一且规范的管理。

出海需要海船,海船只能走港口,有港口就能征税,关税。”

“关税?”

“出港要收出港税,进港要收进港税。”

陆远举出一个例子:“比如说织造局装了一船丝绸,其价值为五千两白银,走上海出港,则上海的港口收两成税,即一千两,市舶司从南洋运来一船香料,价值为一万两银子,入港同样要收两成税,即两千两,这就是个举例,具体收多少关税,到时候咱们再酌情来定。

定下这个规矩后,即使是织造局和市舶司的船出口货物出海或者进口货物入港,咱们的港口都可以进行征税,他们赚他们的,咱们就靠税收便好。”

这个时候大家伙总算明白为什么去年陆远先搞出四个海事司来了。

除了要抢进出口的贸易之外,也是要用关税来限制司礼监为皇帝攫取财富的速度。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皇帝可以富,但国家也必须要富。

皇权增强的同时,士权也要得到增强。

只有两种权力达到平衡,才能保证这个国家不成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党派的私属品。

君臣之间这种权力和利益带来的矛盾是一定存在的,也是一定会不停诞生的,但是要学会容忍矛盾的存在而不是一味追求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说西风压倒东风,非得对另一方赶尽杀绝才算胜利。

真是这般追求,那国家只能是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

“伯兴啊。”张治叹出口气来道:“就算你考虑的再如何周全,可想过没有,还有很多事是不可控的。”

“张阁老想说如果朝廷扩练边军吧。”

陆远笑了笑说道:“扩练边军是为了保家卫国,咱们做臣子应该支持而不是多想,也要相信皇上也是这么想的。”

这话说的天真烂漫,谁也不信陆远真那么单纯,因此不着急说话,等着陆远的下文。

果然。

“北方练边军要防备北虏,出海贸易也需要护卫,南洋、东倭、西夷,海上的敌人也不少,为了保证海贸的安全,除了海事司的水师,练一支能打水战、能打陆战的精锐也势在必行啊。”

陆远微微一笑,两手一摊。

“都是为了保家卫国,相信皇上也同样不会多想的。”

政治共识能够达成,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如果无法达成共识,那么军人就是国家内战的兵器。

这就是政治主导军事。

嘉靖想要防范士权尾大不掉,士大夫又何尝不会防着嘉靖。

我们不会造反,但前提是你,嘉靖皇帝。

也不能造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