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提高难度(1 / 2)

作品:《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现在,可以说全国到处都缺外汇。

上面缺外汇,下面也缺外汇。

而到处都需要用到外汇!

对于能够创汇的企业,那是大幅度优惠政策和扶持。

而盘山集团,是整个华夏最大的创汇大户,哪怕是曾经的出口大头的石油,也比不上盘山集团。

盘山集团的外汇结算会高一些,但是也没有其他企业那样有退税等优惠政策。

但是毫无疑问,拿回军工贸易外汇结算权,对于盘山集团是大好事,这意味着盘山集团每年可以相当多增加几十亿的收入,而不需要给兵器工业总公司这个中间商给赚了差价。

在以前盘山机械厂时代,盘山机械厂行政级别低,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军工贸易权,得跟五机部一起合作共赢,大家都有的赚。

但是现在不同,盘山集团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了,也获得了军工对外出口权。

作为整个华夏最大的军火商,已经不需要兵器工业总公司再来赚差价,在与银行外汇结算谈判中,盘山集团所获得的也不低于兵器工业总公司。

“领导们这是在给我们兵器工业系统增加难度啊。”邹稼华愁眉苦脸着说道。

这一刀割在身上,那叫真正的痛彻心扉。

身上疼,心中更疼。

一年几十亿的纯利润,就这么飞走了。

要知道之前,各大部委中,拥有外汇最多的就是五机部,其他想要外汇的,往往得来找五机部。

现在好了,盘山集团的军工外贸结算权回归盘山集团,那虽然兵器工业总公司还有其他军工外贸,但是那根本就没法和盘山集团相比。

“领导,我们盘山集团现在的情况您老人家也知道,摊子铺得太大,到处都需要钱,上面领导也是体谅我们的困难,在帮我们盘山集团渡过难关。”刘韬笑呵呵地说道。

拿回军工外贸结算权,让刘韬的心情大好。

仅仅这里面的差价,都够支撑起海军护卫舰、驱逐舰的分期付款了。

而且他也有更大的底气,推动新的世纪工程项目。

“你呀,好端端地不做,偏偏去参和着‘沈海高速’项目和‘京九铁路’项目,凭白给自己增加压力。”邹稼华无奈地摇了摇头。

刘韬这么做,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傻子才会做的事。

吃力不讨好!

刘韬笑了笑,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增压压力不怕,只要能够推动华夏发展,实现华夏复兴,那他就没有白重活一世。

不然的话,华夏还是那个华夏,那他岂不是没有作用?

现在他的努力,推动着华夏发展,每一种都在证明着,他在实现自我的价值,他的所作所为是有价值的。

比如在GDP统计上,就很明显了。

从表面来看,1983年华夏GDP是亿人民币,经济增长速度%,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经济增速%,1980年增速%,1981年增速%,1982年增速%,1983年增速更是达到了%。

但是这只是对外公布的数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