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思想鸿沟(2 / 3)

作品:《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怎么会没用呢,现在部队可是还装备着超过4000辆59式坦克,只要拿出一个改造方案,便可以提升这些59式坦克的性能,从而提升装甲部队的战斗力。”祝老坚定地说道:“这些可都是人民的财产,可不能浪费。”

4000辆59式坦克,这是多么庞大的数量。

刘韬心中一叹,这些老人都是从最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骨子里充满着节约,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非到了真正没办法使用的时候,都舍不得扔。

哪怕到了没办法使用那一天,其实也舍不得扔,总是想着也许哪一天就可以修好了。

“祝老,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生产一些新型坦克。”刘韬说道,“那些59式坦克以后都卖出去就是了。”

“伟人说过,我们绝不能当军火商.”祝老的声音越来越低。

刘韬暗自叹了口气,当年伟人确实曾经说过那么一句话,可是要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总不能墨守成规。

不当军火商,哪里能赚这么多钱,维持着发展壮大呢?

这两年多时间,武器出口帮助国家赚到的外汇,可是远超石油出口。

甚至从利润而言,赚到的外汇比过去三四年出口所赚的都要多得多。

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在扣除武器装备贸易,以及出口到两伊的货物、金龙电脑和格力电器出口,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口总额亿美元。

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货物逆差达到了惊人的-亿美元!

而这仅仅只是货物进出口的贸易逆差,再考虑到外事部门在国外、派遣学者和大学生出国留学、出国考察等,这方面的逆差恐怕是达到了22亿美元甚至是23亿美元也说不定。

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减反增,而这些都是武器出口贸易以及货物出口到两伊的。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贸易逆差,恰恰相反,从1978年到现在,正常的货物进出口,华夏都是逆差的。

祝愉生等人想的是魔改59式坦克,不能浪费人民的财富。但是刘韬想的是生产更多的新型坦克,让部队用上更先进的坦克,然后多出口坦克装甲车,赚取更多的外汇反哺国内。

这就是他们之间,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巨大的思想鸿沟。

这种思想鸿沟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就是在生活方面,也都是存在着。

比如明明在食堂,只要食堂有的饭菜,便可以按需取,但是祝愉生他们却觉得吃得太好了,这是很大的浪费。

甚至有一次,祝愉生还在党组会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