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时代变革(1 / 2)

作品:《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灾难之中建立的联合国,一开始就是将各国裁军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口号,因为整个国际社会都承认,裁军是人类安全与幸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是联合国开了很多裁军谈判和会议,各个国家都在喊着裁军,但是喊了三十多年,结果却是越裁越多。

美国与苏联不断地加强军备,陆军、海军、空军,甚至地球上的竞争都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直接延伸到太空。

这种军备竞赛可谓是愈演愈烈。

大量的人类创造力和物质资源,被应用在毁灭性而不是建设性的军事项目上。

华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再加上过去百年屈辱岁月,饱受摧残,最是热爱和平。

过去一年时间,部队精简掉超过七十万人,从602万精简到530万人!

这是二战结束后,人类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军。

但是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新的开始。

现在国家已经在酝酿新的裁军计划,将部队再次精简掉一百万人,从530万人精简到430万人。

部队精简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国家要发展经济,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要精简,就会有一批人要承受这个代价,离开部队。

很残酷,但是却不得不去做。

就像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大机器的使用必然使得大批手工业工人失业一样。

过去一年华夏精简掉超过70万人部队,以身作则,以自身作为榜样,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这引起了很大轰动,国际上对华夏有了很大的改观。

此次部队要再次裁军百万,对于刘韬、刘振邦等人并不是什么秘密。

因为这事将在国庆的庆典上进行宣布。

甚至于刘韬都看过了精简方案草稿。

根据精简方案草稿,决定从11月1日起军队进一步进行精简整编。一是将军委直属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缩编降格为总参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也由军级降为师级,军区机关人员减少四分之一。

二是撤销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番号,共51万人的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相应国家各部委或所在地方,部分部队成建制转到武警部队。

三是增加了战斗部队员额,削减了勤务保障部队和工程部队员额,全军战斗部队上升了个百分点,保障部队则下降了个百分点。

四是将坦克师和大部分炮兵师划归陆军军建制,提高陆军编成合成水平。这也是要进一步地实现部队实现摩托化,甚至往机械化转变。

五是沿海守备部队压缩机构,实现简编;撤销省军区的地方部队;部分边防部队移交给公安部门。

此次裁军百万,大概要用一年半时间,也就是到1983年春节实现这个目标,将部队从现在的530万减到430万。

而支撑着精简部队完成的,恰恰是这两年军贸赚了不少钱,可以拿出一笔钱用于安置部队。

可以说,现在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

再次裁军百万,这既是为了表明华夏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是在国际上表明华夏对于和平的追求以及努力。

各国都在整军备战,甚至于两伊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北极熊在阿富汗还经常地传出消灭多少游击队,华夏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对和平的追求以及努力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