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产量翻倍(2 / 2)

作品:《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而且这里将可以锻炼一批工程师,让坦克制造工厂建造后,便可以很快投入生产,而不需要又得有两三年时间去培养工人。

“这台发动机运送到总装厂,以后发动机生产好后,先放到检测室,我检查没有问题后,再送去总装厂。”刘韬说道。

这几处生产车间,原本是打算生产枪械的,后来因为要生产坦克、自行高炮,原定生产枪械的生产间工人便调去其他分厂。

毕竟其他分厂也有生产车间,而且二期、三期工程都在建设,规模并不比盘山机械厂总厂这里差多少。

甚至有的,规模比盘山机械厂总厂这里还要大。

“明白,厂长!”李华说道。

作为高技术的人,最是讲实事求是,在他们来到盘山机械厂,刘韬就一再跟他们强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他们也是最佩服有本事的人,对于刘韬的技术,他们都很佩服。

甚至绝大部分人心目中,都是将刘韬视为老师。

毕竟以前,他们生产的都是52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哪里能够想到有一天,能够生产这么先进的柴油发动机。

刘韬教会他们很多东西,让他们学到很多。

对于刘韬的话,他们就像学生听老师的话一样,不折不扣执行。

柴油发动机在工人们借助工具下,花费了大半个小时,才运送到到总装厂,别看柴油发动机并非很巨大,但是重量却是达到了吨!

柴油发动机送到总装厂,起重设备轻易吊起吨重的柴油发动机,然后缓缓地放到坦克车体之中,那里留有柴油发动机的位置。

刘韬微微皱起眉头,条件终归有限,要是等到坦克制造厂建成,设备工具齐全,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那里的最大起重设备,甚至可以吊起70吨的重物,各种类型的起重设备都很齐全,有专门的吊起发动机的起重设备,也有吊起炮塔的起重设备。甚至最大型的起重设备,可以直接将坦克吊起来。

只是在这里,原本就不是专门用于坦克生产的,大家就得比较辛苦。

随着刘韬几乎不用参与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也可以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只要再搞出一台加工发动机机体加工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发动机产量就可以翻倍。刘韬乐观估计,在春节前,完全有希望月产坦克、自行高炮二十辆,这个产量就已经非常可观了。

上千个技术骨干、上百个教授或者科研所研究员,再加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床,有这样的产量刘韬其实是挺满意的,毕竟是属于前期熟悉阶段。

等到后面坦克制造厂建成,同样这批人,一年正常产量都可以达到上千辆坦克、自行高炮。

若是等到配套厂扶持起来,很多零部件交给配套厂或者分厂制造,那么产能还将会更大。

生产制造高端数控机床得时间,培养技术骨干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些研究员、教授学习同样也需要时间,就是坦克制造厂建设也同样需要时间。

刘韬现在已然接受,凡是无法一蹴而就,都得一定时间来等待,毕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可以开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