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支撑不起的摩托化(1 / 2)

作品:《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步兵化,下一个发展方向,便是骡马化。

骡马化是军队发展中最不规范、最不普及的一个层次,算是一种过渡。

骡马化后,便是摩托化,摩托化并不是士兵都骑摩托车,而是行军开进时全员士兵都乘坐轮式汽车,没有徒步开进的,都有车坐,也就是摩托化开进。摩托化只体现在摩托化开进能力上,到达战场后,还是需要士兵采取步兵化作战模式,车辆只负责运输工作,也就是以车代步。

各作战单位都有配属的轮式汽车,火炮有火炮拖拽车,炮兵乘坐在拖拽车上。

摩托化简单讲就是乘车开进,下车作战,这是它最大的特点。

摩托化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很多国家军队就卡在这个阶段。

在二战时期,欧美苏联军事强国,都可以看做是摩托化或者半摩托化,而德军展现的则是半机械化。

正是因为德军半机械化的强悍,在二战结束后,苏美等各国纷纷开启军队改革,慢慢实现军队摩托化,然后在军队实现摩托化后,又陆续改革,不断往机械化方向发展。

最终,苏军部队在1964年实现了机械化,而美国则是在去年的时候宣布实现机械化。

至于机械化,便是摩托化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机械化部队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开进要素,全员乘坐建制配属的作战车辆机动开进,二是全员乘坐建制配属的武器装备机动作战。

机械化是以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构成坦克装甲突击集群,能够实施大集群或者小集群甚至是小规模的作战。乘车开进,乘车作战是机械化最大的特点。机械化是体系化作战模式的一个体现!

阿富汗战争,便是苏军机械化作战的一个典范。

目前全世界,只有苏军、美军实现机械化,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支部队实现机械化。

因为难度非常的大。

正是部队机械化难度大,时间跨度大,所以也有学者引入了半机械化。

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军就是实现半机械化。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在二战时期,德军、美军、苏军等军事强国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这种争论始终存在,哪怕再过四十年,这种争论也不会消失。

“苏联、美国作为如今世界的两极,他们的军队建设引领世界潮流,按照他们军队的发展方向,我军在实现骡马化后,应该实现半摩托化、摩托化、半机械化、机械化!这是循环渐进的过程。”刘韬说道:“摩托化,需要大量的汽车、运兵车,你觉得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支撑得起现在部队实现半摩托化、摩托化么,部队又需要花多少钱实现半摩托化、摩托化?”

赵国平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

去年全国汽车产量不到19万辆,而这汽车产量可不仅仅是汽车,而是包括摩托车在内,摩托车产量足足有26500辆。

中国的汽车工业,根本支撑不起来。

而且汽车很贵,进口更贵。

赵国平就知道,每辆红旗车的成本在6-20万,卖给国家5万一辆,多早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