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直接把最新品的东西画成册子,送到各府上,然后客人出价,统一记录,核对之后,再报价开启第二轮。

三轮之后,出价高的客人直接送货上门。

而一些普通物品,则是画好图册标好价格,每三天更新一次,客人想买,也是直接送货上门。

据反馈,客人们对这种新奇的拍卖方式很喜欢,特别是送货上门服务。

有些不喜欢出门的贵妇贵女,太喜欢这个新式的买东西方式了。

所以即使封了城,全城的商铺都没开张,只有拍卖行的生意,依旧红火得很。

沈冬素看了她出的物品册子,把后世时尚杂志的理念说了说,可以定期推出杂志,客人按杂志上的货物来图购。

姜氏很是惊喜,连忙记下来。目前麻烦的是没有彩印,只能让画师一页页地画。

她为了这个图册,养活了半个长安城的潦倒画师。

再有就是房子,因瘟疫停工了一段时间,但复工之后,追上了进度。

预计今年秋天能出售第一批,明年春天出售第二批。

沈冬素这次来主要就是说房子的事,皇上准她在北区建个大医馆之事,已是全城皆知。

工部也挑好了地方,准备开春就开工。所以沈冬素让姜氏派人,把医馆附近的空地给买一些。

不管是建商铺,还是建居民区,待医馆落成之后,都会很抢手。

姜氏还有些迟疑,因为北区那种地方,普通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人不会去北区。

沈冬素很有信心地道:“正因为如此,北区的地才便宜,趁医馆的位置还没公布,别人没想到这一茬。”

“咱们能多买些地就多买些,相信我,到时候那里绝对会红火起来!”

姜氏一笑:“我听王妃的!这就让姜宏去买地。”

她心中盘算了一下,北区的房屋地价都便宜,就算最后没能成功,也亏损不了多少钱。

再说,自从跟凌王妃合作,还没亏损过呢!

说完这两件大事,姜氏示意婢女去取东西。

不一会,几个婢女抬了一个大箱子过来。

沈冬素还以为是有什么东西需要她来鉴赏一下,结果姜氏打开檀木箱子,她看到的是两棵闪瞎人眼的宝树。

真的是宝树!一棵是金子做的树杆和叶子,红宝石串成的石榴,栩栩如生,拳头大小,足有十六个。

另一棵更豪,直接是半人高的红珊瑚树,拿玉做地盆,玉、水晶、玛瑙做‘土’。

她正想说,这两样宝贝拍卖,直接一百万两银子起步!

就听姜氏说:“王妃,这两样年礼,是姜家送给王妃的。还请王妃别推辞。”

沈冬素又惊讶又疑惑,这礼送给皇上,求个官都行啊!你送我这么重的礼做什么?

就算是咱俩合作生意赚到钱,正常分红就行了!

难道姜氏想求她帮忙,和柳家和离?

脑子正飞速运转着,就听姜氏感激地道:“父亲说,卢家的事,江南不少海商都遭了殃。”

“多亏王妃提醒,姜家才逃过此劫。这两样东西外人看来确实贵重,但对姜家全族的救命大恩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王妃若不收下,姜氏满门都将寝食难安。还请王妃一定要收下!”

沈冬素这才反应过来,她当初提醒姜氏,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后面事情闹大这么大。

但她还是觉得不能收这样的重礼,可见姜氏一脸‘你不收,我就一直缠到你收为止’的表情。

她犹豫了一下道:“这样好了,这么贵重的宝树,我收一棵,另一棵给宝儿做嫁妆。”

姜氏忙道:“不,王妃一定要都收下!咱俩还要长长久久地合作,您不收下,我有负父亲所托,同样不安。”

她又劝道:“不瞒王妃,这样的珊瑚树我的嫁妆里,也有两棵。”

也就是说,在沈冬素看来,这在她看来是价植连城的宝贝,在家人姜家,真不算什么。

又是想当隐世豪门的一天!

甲十八不是在滇州给她弄个假豪门身份吗?到底啥时候成功?我也好想变成有钱人啊!

最终沈冬素收下了两棵宝树,还跟姜家合作了一个新生意,那就是精酿酒。

姜氏说她家早就在做酒的生意,只是一直都是在海外售卖,从不跟大夏境内的酒商抢生意。

所以都不用朝廷发的酒曲,一应酒坊、工人、原材料,都在海外的一个岛上。

怕沈冬素觉得利润太小不想合作,姜氏便将姜家在海外酒水生意,一季的利润说了一下。

然后沈冬素丝毫不带犹豫地,把精酿酒的配方给了她,怕光有配方学不会。

还写了一封手书,让姜家人拿着到光州找刘管家,去酒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