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佛子北风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一章 踏青(1 / 2)

作品:《佛子北风行

天下大势,自古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年,作为朔州留守的高肃因兵败于扶余国的玄甲铁骑,遭到了夔隐帝白邵宗的免职处分并被就地拘押了他,就从那一刻起,高肃已经下定了起兵的决心。

作为高肃部将的李远山、皇甫武周、哲先明、朱亥发动了楼烦兵变,救出了高肃。

高肃宣布在朔州的楼烦起兵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像一道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了夔朝的茫茫黑夜,又像一把燃烧在苦寒边关的熊熊大火,瞬间点燃了高肃问鼎天下的决心,带领着最初的三万兵卒,经过了五年的鏖战,高肃终于打下了洛都,并于次年的三月称帝,建立了维洛王朝,那些年来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东征西杀的李远山、皇甫武周、哲先明、朱亥等人作为维洛王朝的开国功臣,高肃自然没有忘记,对他们论功封赏,加官进爵。

正是有了先祖曾经打下的基业,也才有了以白衣宰相李石增为首的朔州党人权势滔天的今朝。

李石增三人在哲公碑前席地而坐,促膝长谈,遥想当年风光无限的朔州四家,可现如今,哲家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满门抄斩了,抚今追昔,令人不胜唏嘘,尤其是作为文臣鳌首的李石增,更是思绪万千,如今陛下一病不起,而后宫的韩皇后与东宫太子都安排人来与他谈过,虽然有些话没有明说,但言外之意他岂能不知,无非是一旦皇帝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大统的问题。

这原本不是问题,可是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却是个天大的麻烦。

当年太和帝高衍政继位后,按祖例要天下选妃充实后宫,就这样,韩牧的妹妹韩麦子被一眼选中,进入了后宫,成为一名妃嫔,由于有了韩牧这层关系,再加上韩麦子本身又是个妙人,不但长得温婉动人,而且肚子也很争气,入宫后的第二年便生了下一个女儿,乳名叫月儿,母凭子贵,韩麦子被晋升为妃。

就在那一年,太子高元师的生母窦皇后却突发恶疾,在他十一岁的时候不治而亡。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在窦皇后死后的第二年,韩麦子又为高衍政诞下一龙子,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恰逢韩牧在北邙山一役中,狙击匈奴南下,斩杀三千余铁骑,取得北邙山大捷,这使得高衍政龙颜大悦,亲自赐名为高赢,出生没多久又被封为秦王,因后宫皇后之位空缺日久,韩麦子又被破格晋升为皇后,让她主理后宫。

高赢不但从小就聪明可爱,读书后更是过目成诵,博览群经,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这让高衍政左右为难,出于诸多方面的考量,他私下里其实更喜欢这个文武双全,睿智好学的小儿子,但他又想到高元师少年丧母,又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没出现什么太大的过错,这让他颇为难以取舍,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迟迟没有做出决断。

谁知,人有旦夕祸福,一向身康体健的高衍政除夕之夜竟然突然发病,至今一直又久治不愈,卧床不起,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可因为病重的缘故,过年后他一直无法临朝听政,致使朝政都荒废了。

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李石增有种不祥的预感,迟早非出大乱子不可。

“今日叫上你们二位出来踏青,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这些日子在家里老实待着,有些烦了,出来散散心,咱们老哥几个也有好些日子没聚在一起唠了,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个地方,我也不怕旁人说闲话,在背地里指指点点说咱们朔州党人如何如何,既然为官,难免会被人暗地里说三道四,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哲老前辈在一百多年前不是早都说过了么,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眺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你我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可以说是荣极一时,为列祖列宗光耀门楣了,但人生不过百年,皆是过眼云烟,哲家的例子就在眼前放着呢,我不知你们二位有什么想说的?”

说完这话,李石增又将目光,悠悠投向了那块哲公碑。

吏部尚书朱奕虽说长得有些肥胖,看起来有些憨头憨脑的样子,但他那圆滚滚的肚子里装的并不都是酒囊饭袋,而是一肚子的主意,素来有“赛鬼谷”之称,要不然,洛都三百位五品以上的大小官员,他又如何玩得转,他又如何能坐到今日的位置上?

他长叹口气,转头看向了一直沉默寡言的皇甫西陵,“老弟,你是兵部的侍郎,更是大将军手下数一数二的红人,来日前途更是辉煌似锦,不可限量,说说你的高见呗。”

皇甫西陵虽是行伍出身,但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有今日的作为,与李石增的提携举荐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皇甫西陵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哪懂的什么军国大事,还不是听李相,听大将军的吩咐,当然了,咱们都是朔州那边出来的,如今虽说朔州沦陷了十多年了,也不知道哪一日才能收复咱们的老家,但话又说回来了,咱们老一辈,父一辈的交情在这摆着呢,再怎么说,咱不能忘了本不是。”

李石增微微颔首,默默看向了朱奕。

朱奕知道,今日出行,名义上是踏青,其实绝不像李石增那个老狐狸说得那样简单,他咳嗽了两声,这才悠悠说道。

“李相,皇甫兄弟,今日来到这哲公碑前,咱们朔州四家也算是聚齐了,实话说,就在前些日子,我手下的侍郎刘文房来找过我,拐弯抹角地说起东宫太子来,话里话外想着套我的话,看得出,那小子鞍前马后地为太子出了不少力,我听说他还把他的同窗举荐给了太子,不过,只来了一位,听说也就是个溜须拍马的货,没多少真才实学,这不,前些日子又听说去撺掇司马那厮,让他安排卧虎司的人把另一个人也找来,都他娘的是些狗屁倒灶的破烂事,大主意说到底还得李相拿,毕竟这里头好些事不是我等能说三道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