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外卖小哥的高光时刻(1 / 2)

作品:《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网民是最容易被带节奏和风向的,特别是有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

很快,这个情况就被汇报给了陈平江。

“陈董,我们对不好的言论是不是要控制下?”李西皱着眉头问道。

他也没想到为什么会有人在这种时候说怪话。

怪点餐人,怪骑手,怪平台。

高松斌脸色也不好看,他是人人购的CEO,这些人骂骑手骂平台,变相不就是在骂他吗?

脸被打的啪啪的。

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真有人因为送完了几分钟就投诉的,真TM不要脸。

“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竞争对手,甚至有阿里的影子。”高松斌道:“查一查那些IP!另外,陈董,我们平台是不是要出面发个公告?”

陈平江的目光此时移了过来,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为什么要发公告呢?”

“因为我们冤啊,恶劣天气下,虽然消费者付的配送费变多了,但是我们平台给的也更多了,亏损也更加严重。要不是用户有需求,我还巴不得关了系统不送了。骂我们也就算了,居然还骂骑手,那些蓝骑士们挣点钱容易吗?他们原本就是底层,有生意失败的,有负债累累的,有找不到工作的,有需要养家养孩子的,没谁是容易的,不让他们送餐,他们喝西北风去?”

“呵呵,居然还想抵制我们?没有我们这些骑手小哥,那么多有生活需求的人怎么办?这雨下几天,是不是他们几天不用吃饭?”

陈平江笑着摆摆手:“行了,别发这些没用的牢骚了。都是一家估值千亿大集团的CEO了,还那么沉不住气,稍微遇到点委屈就不舒服了,就要发公告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悠悠之口是堵不住的,他们想说想骂由的他们好了,至于背后有人操弄民意,先把数据偷偷收集起来。你也说了这种恶劣天气又不是一次两次,人人购只要存在一天,始终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始终会有不解的人来骂平台,但是我相信最终会有越来越多人理解。”

他还记得,后来的口罩三年,要不是有外卖小哥,他或许都饿死了。

说完后,陈平江又对李西道:“不封号不删除,乐观积极的面对。”

“好!”

陈平江从椅子上站起来,缓缓走到高松斌身旁,用力缓缓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继而转身看着窗外的大雨倾盆。

“昨天下午和晚上有人受伤吗?”

高松斌摇摇头:“那倒没有,就是有不少骑手电瓶车坏了,更多的是投诉。”

“嗯,电瓶车坏了,不需要蓝骑士们出钱,这笔钱公司承担了。投诉全部不予处理,他们告到12315也好,找媒体暴光也好,起诉也好,我们都接着,千万不能软,不能因为外界的压力反而处罚自己人,那样会让人寒心。在恶劣天气期间,所有的迟到、早退统统取消,并且自动算满勤。有外卖员因为恶劣天气不想上班,也不要给他们压力,更不允许动不动就扣钱,同时骑手们要有取消订单的权利。”

既然现在是自己在做外卖业务,陈平江就不想变成另外一条恶龙。

疯狂给骑手派单不得取消,逼着他们一单又一单的跑,车坏了要扣钱,恶劣天气迟到也要扣钱,相当没有人性化。

更过分的是在大数据横行的未来,使得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

算法的背后其实是人性的贪婪。

外卖骑手配送时间不断被缩减,为了避免超时罚款,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频频出现交通事故。

2016年,外卖骑手3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限时是1小时,2017年,却变成了45分钟,到了2018年,压缩到38分钟。

配送时间不断地缩短,骑手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送餐任务,不得不和时间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那么……消失的时间去哪了?

被平台的算法给“吞噬”了。

一开始3公里的配送时间为1小时,超时罚钱,大家都能完成。可是算法发现,大家都能在45分钟内完成,于是规则就修改为配送时间为45分钟,超时罚钱,于是大家拼命加速。又过了不久,算法发现大多数人30分钟也能完成,还能继续优化,于是修改为30分钟,超时罚钱,大家只能靠违章的方式,按时抵达。

以此类推,越往后时间越紧迫,做不到?没关系,外卖行业门槛低,收入可观,总有人愿意削尖脑袋挤进来挑战。

算法就是资本家制定的标准,骑手越努力,压榨越肆意,骑手们永远也无法靠个人力量去对抗系统分配的世界。结局就是,外卖员为了挣钱,每天与时间赛跑,为了争分夺秒不顾自身安危,成为了高危职业。

另外,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怪平台。

因为消费者们也会被惯坏,在国外送一单1-2个小时很正常,没人抱怨。但是在国内,哪个平台如果提高配送费或者多给骑手时间,这样的公司估计会被口水淹没。

用户们拍拍屁股果断寻找下一家更快更便宜的平台点餐。

所以,一切算法其实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想要的,是更便宜的服务和更短时间的配送。公司不断地妥协和压榨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如果没有竞争优势,用户就会流失。最后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留下来的都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资本家,因为这都是消费者选出来的。

陈平江不愿意那么卷,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可能的击溃饿了么和美团的有生力量,然后制定行业标准,大家统一起来。

不许那么卷!

…………

舆论在第二天持续发酵。

因为外卖行业刚刚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将外卖小哥与恶劣天气搏斗放在聚光灯下。

在这个聚光灯下,有人性、有利益驱使,有各种复杂的情绪。

不少媒体跟着流量走,大众喜欢看什么,他们就关注什么。

一时间不少媒体都在找蓝骑士采访。

如果换成几年后,大风大雨大雪下正常配送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过分关注了。

小伟又忙碌了一个白天,下午四点找了个十元便当店随便对付一口,既是中饭也是晚饭。

吃饭的时候,他乐呵呵的看着手机。

大壮问他:“你今天跑了多少单?笑的那么开心。”

小伟喜滋滋的将手机屏幕放到大壮眼前炫了炫。“刚好五十单,1000块钱。”

“我靠,你咋跑的?这么多?我才37单。”

小伟擦了擦嘴:“那不废话,你11点才出来,我从早上就在跑了,就趁着这几天多挣点钱。现在跑一天,顶得上其他时候跑两三天的,如果辛苦点,甚至抵得上三四天收入。”

“那么拼命干什么?昨晚回去我躺在宿舍床上,看到网上还有人骂咱们是见钱眼开,骂公司一点不人性。”

小伟一听,立马急眼了。“啥玩意?真骂咱啊?”

“可不嘛!你不知道?”

“我知道个屁,知道我就上去喷他们了,昨晚浑身湿透了,回去洗了澡就睡了。”

稍微有点键盘侠属性的小伟立马登录上微博,随便一眼扫过去,还真有人说外卖骑手要钱不要命,火气蹭的一下就上来。

手指哐哐打字:“你懂个屁啊,老子不送外卖你养我?是不是我老婆孩子你帮我养?净站着说话不腰疼。”

随后他又找到另外一条劝用户别点单的微博,发表回复:“你们不订外卖,我上哪赚钱去啊?我今天白天送了50单,挣了1000块了。这种恶劣天气,公司对我们骑手有冲单奖励,还有超时免责,还有其他补贴,而且不忙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休息。”

回复了一圈后,他才满意的朝着大壮问到:“先回站里,消消食。休息到五点再跑。”

“干,干他娘的,我还要娶媳妇儿呢。”

不料这两人刚到站里,居然有记者围过来采访他们。

“二位你们好,我们是央视的记者,想采访下你们可以吗?”

一听说是央视,大壮和小伟登时有些紧张。

本身面对话筒和摄像机就很难从容了,结果没想到对面还是CCTV。